合作建房温州模式破冰 可能成房产市场分化前兆
--------------------------------------------------------------------------------
http://www.qianlong.com/2007-01-06 04:54:30来源:南方都市报
两个月前,温州人赵智强可能想不到,自己能和心目中的偶像易中天一起,坐在央视的化妆间里,静静等待工作人员给他们分别化妆,录制2006年的年度回顾节目。
这位温州市营销协会秘书长,40天前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吃到合作建房螃蟹的人。260户温州居民,将在距温州市政府仅1公里远处,拥有一套核算售价仅5300元/平米的房子。2年后,当他们搬进这个叫做「民心佳园」的小区,将和边上同仁花园花10000元/平米买楼的邻居遥遥相对。
荒草横生在杂石间,远景是已开发出的一簇簇新楼盘,位于温州龙湾上江路旁边那块25亩的土地,如今仍然是光秃秃的一片。然而,在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合作建房者的眼里,这里不仅将建成他们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前垄断暴利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分化信号,来自广州的同道中人魏琨说,温州破冰的意义不下于当年安徽凤阳小岗的「大包干」。
对于目前各地合作建房的热情,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本月初向记者表态非常关注,但希望有关人士多研究相关政策,媒体不要过分报道。
来自副市长的「定心丸」
在作为发起人成功拿下全国第一块合作建房用地后,赵智强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因为要接待几十家媒体记者。上月底,他受邀开始全国巡回系列演讲。行程安排异常紧凑,深圳-北京-重庆-杭州,6天之内走过4个城市,讲他的温州模式。
在这次远行之前,他刚解决了一个异常棘手的问题。
「8000万全打进去了,安全了」,赵智强的搭档、瑞安正元房开公司总经理王鉴辉见到记者,冲口而出的首先是这个他认为最重要的消息——260个人在短短1个月时间内凑起的合建款已经从土地招拍挂中心移到了「卖主」江前村的银行账户里。
王鉴辉,戴茶色眼镜,笑的时候显得很精明。作为3家房开(房地产开发公司,业内人士简称房开)的老总,曾参与过内地多个楼盘开发,项目利润若不到几千万,根本不放在眼里。就是这样一个前既得利益者,在帮助260个合作建房者拍得温州的25亩地之后,高兴得不得了,这个房开老总说,他也讨厌暴利,想给更多人造房子。
这个背离了原来集体垄断利益路线的房产商,在刚过去的一月度过了一个难捱的多事之冬。先是温州房管局局长胡立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瑞安正元的操作涉嫌违规涉嫌非法集资涉嫌提前预售,1000万可能没收,而后是几十个合建者的电话焦急万分的打过来,焦头烂额的王鉴辉说,那个时候真不想干了,吃不下睡不着,活活瘦了好几斤,还有行内朋友奉劝他,王总你这是何苦,搞不好就「进去了」。
「很不好过」的赵智强、王鉴辉想到去拜见胡立同的顶头上司——温州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叶际仁。见面之前,王鉴辉特意搜集了一大堆各地媒体关于温州合作建房的报道和评论,全部用雪白的A3纸打印出来。上个月18号,他们以找经贸委的名义混进了温州市市政府大楼,走进了叶际仁位于7楼的办公室。
叶际仁之后说的话,赵智强和王鉴辉都做到了倒背如流,一碰到媒体和有关部门,就会如数家珍搬出来,作为当地政府不反对合作建房的证据。
「叶市长说,第一不我们不会给你『扣帽子』;第二集资建房机关里面搞过,现在看能不能扩大到一般群体,市政府其实也有这个思路,你们先做做看;第三因为没有现成法规,你只能按照现有的法律框架来做」,王鉴辉重复到这里,不自觉嘿嘿一笑,「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赶紧赶紧,把钱打到村子里去」,赵智强还是不放心,当时第一笔土地款1000万还放在温州市土地招投标中心,按照正常程序,本应在1月1号才打到江前村账户,鬼使神差,好几个主任居然都签字给这笔款开了绿灯,提前一个多礼拜把钱送到江前村账户里。「肯定是市长发话的效果」,这无疑又给几个温州人吃了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