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樓價是一個全民關注的話題。有房的、沒房的,有錢的、沒錢的,未成年人除外,人人都緊盯這件事。
珠海樓市價格三年來一路飆升,上漲幅度讓人吃驚。據市統計局企業調查隊和城市社會經濟調查隊近期開展的專題調查報告顯示:漲幅週期之短、漲幅態勢之猛,均為珠海建市以來所罕見。
房地產行業歸口管理部門——珠海市建設局同樣發出警示。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一些跡象表明,珠海地產業已經有一些不穩定因素苗頭,提醒開發商要注意防範風險。
市民的心態也極為複雜。多數人不知「何時該出手?」,他們有的在徘徊中尋找機會,有的徒喚奈何。
一個女市民的炒樓經
談到珠海樓價,孟女士頗有心得。就因為這兩個字,使她從一個普通白領,三年間陡然變身成為一個手握7套房、身家近300萬元的圈中知名人士,她經常奔波於各個樓盤之間,對珠海房地產業瞭然於胸。為朋友們購房支招,分析樓價走勢,幾乎成了她每天必備的功課。
孟女士也有鬱悶的時候。就在4月4日,她與一家中介公司簽訂合同,交納了5000元訂金,訂下了夏灣南灣花園一套二手房。這套房子的總價為27萬元,因要走交易程序,雙方於是約定幾日後交割。7日,她接到中介方的致歉電話,稱有人出價30萬元已將房子買走。
中介顯然諳熟法律,按照《合同法》關於訂金的規定,答應賠付孟女士1萬元。3天時間就賺了5000元,但她並不開心:「這套夏灣的房子是我挑了好久才下決心買的,被別人搶先,的確有點遺憾,後悔當初沒有『強行』交割。」她自信再過一到兩年,那套房子可以輕鬆賺上幾萬元。
自認為很糗的事還不只這一起。她上月看好前山河東岸一個小區,均價為5500元/平方米,正準備「下手」訂房時,卻趕上4月1日前山河改造工程開工,均價每平方米漲了300元。這讓她後悔不迭,「一夜之間商家就突然『發難』,出手晚了一步……」
孟女士在朋友圈中被譽為「炒房高手」,絕非浪得虛名。她最得意的一筆是來自檸溪東方家園。
2004年3月,她看中了檸溪東方家園的房子,認為其房價上升的空間會很大,於是便以3000元/平方米的價格,一氣買進了7套,每套房子100平方米。當年8月,房價開始上漲,一直漲到4200元/平方米,「我當時出手了5套,等於白賺了兩套房子」。
孟女士近期雖有失手,但也有所斬獲。她看準了珠三角城際輕軌在前山的落腳點,於是就下手在那裡購買了一處商舖,該商舖目前升值已近一倍。她現在手中握著7套房子,她期待珠海的樓價在未來幾年上漲。
難以逆轉的房價升勢
類似孟女士這樣的炒樓者,珠海有多少?在房價飆升的過程中,炒家推波助瀾作用有幾許?雖然這是一個難以量化的問題,但有關部門的調查數據從側面給出了答案。
市統計局近期開展的專題調查表明,513人接受調查,認為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的首要原因是「房地產炒買炒賣現象比較嚴重」,支持率高達95.5%。依次排後的另8大原因是:受全國房地產價格總體上漲的影響、珠港澳大橋等重大項目利好因素影響、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在珠海置業增多、新開發樓盤整體素質在提升、可用於開發的土地逐漸減少、國家宏觀控制政策影響、珠海經濟復甦,經濟增速加快和原房價偏低,屬於合理恢復調整時期。
一位有著海外生活經歷的市民表示,按一般國際標準,房價與家庭年收入之比應為4-6︰1,以2005年第四季度珠海市新竣工普通住房商品房預購均價每平方米4888元計算,如購買一套100平方米住房需要48.88萬元,而2005年城市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908元。按戶均三人推算,家庭年均收入為5.67萬元,即房價與收入之比為8.62︰1,「這遠遠超過國際標準!珠海樓價超過市民接受能力,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假設家庭沒有任何其他開支,買套房子也需要近9年時間。」
調查結果還顯示,2005年珠海市商品房共銷售了166.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67.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43.7%和77%,刷新了10年以來的紀錄。珠海房地產價格在2004年上漲13.4%的基礎上,2005年又創下了增幅14.1%的新紀錄,「漲幅週期之短、漲幅態勢之猛均為建市以來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