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神話的起源
一、什麼是神話及神話的起源
神話概念:馬克思有一段經典概括,「神話是在人民幻想中經過不自覺藝術方式所加工過的自然界和社會形態」[1]。
神話的產生:
中國古代風神飛廉是「鹿身,頭如雀,有角,而蛇尾豹紋[2]」;
旱神女魃住在南方,「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3]」;
瘟神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簪)」。
二、神話產生的時代
1、神話產生的時代
野蠻時期的低級階段——野蠻時期的中級階段、高級階段——文明早期
2、獨立神話、體系神話
獨立神話,「原始的、單個的神話」;多產生在原始社會。
體系神話,「文明的、綜合的神話」;[4]體系神話大致特點:
1有相對完整的神界故事系列,包括宇宙的起源、諸神的世系、人類的誕生、天災與救世等主題故事。
2有一個以具有獨尊地位的主神為核心的神際關係網。
3神的形象主要已是人形並具備相當的人性。
4有一條貫穿其中的基本線索。這種線索「在早期是主神的生殖行為和『神族的血統』,到晚期則體現為某種抽像的觀念。[5]」
體系神話多產生於文明早期,是對獨立神話的文明化、邏輯化[6]。
第二節 中國古代神話的特點
1、豐富、短小,故事性不強。
中國古代神話沒有專書記載,散見於先秦諸子以及楚辭、《山海經》、《淮南子》等書中。
對天地的形成、人類的產生、日月星辰的存在,以及山川地形自然天體等均有解釋。如關於宇宙起源、天地形成的解釋。
盤古開天地: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
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
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7]。
關於人類起源——女媧摶土作人:
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緪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
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緪人也[8]。
關於天體地理(日月星辰西落及中國地形西高東低):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9]。康回馮怒,地何故以東南傾[10]?(按:康回即共工)
關於救水災的神話: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
卒布土,以定九州。[11]
2、神話樣態比較零亂,對同一個神的事跡常有幾種相抵牾矛盾的不同說法。
如黃帝與蚩尤關係:
a.《山海經‧大荒北經》云: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從(縱)大風
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b.《韓非子‧十過》云:
昔日黃帝合鬼神於西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12]並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
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凰復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
c、《太平御覽》卷七十九引《龍魚河圖》云:
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
威震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萬民欲立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
敵。
d、《太平御覽》卷一五引《志林》[13]
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黃帝乃令風後法斗機作指南車,
以別四方,遂擒蚩尤。
另如關於誇父之死,《山海經‧海外北經》 載: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
杖,化為鄧林。
但《山海經‧大荒東經》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