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神话的起源
一、什么是神话及神话的起源
神话概念:马克思有一段经典概括,「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1]。
神话的产生:
中国古代风神飞廉是「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纹[2]」;
旱神女魃住在南方,「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3]」;
瘟神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簪)」。
二、神话产生的时代
1、神话产生的时代
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野蛮时期的中级阶段、高级阶段——文明早期
2、独立神话、体系神话
独立神话,「原始的、单个的神话」;多产生在原始社会。
体系神话,「文明的、综合的神话」;[4]体系神话大致特点:
1有相对完整的神界故事系列,包括宇宙的起源、诸神的世系、人类的诞生、天灾与救世等主题故事。
2有一个以具有独尊地位的主神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
3神的形象主要已是人形并具备相当的人性。
4有一条贯穿其中的基本线索。这种线索「在早期是主神的生殖行为和『神族的血统』,到晚期则体现为某种抽像的观念。[5]」
体系神话多产生于文明早期,是对独立神话的文明化、逻辑化[6]。
第二节 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
1、丰富、短小,故事性不强。
中国古代神话没有专书记载,散见于先秦诸子以及楚辞、《山海经》、《淮南子》等书中。
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产生、日月星辰的存在,以及山川地形自然天体等均有解释。如关于宇宙起源、天地形成的解释。
盘古开天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
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7]。
关于人类起源——女娲抟土作人:
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縆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
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人也[8]。
关于天体地理(日月星辰西落及中国地形西高东低):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9]。康回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10]?(按:康回即共工)
关于救水灾的神话: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
卒布土,以定九州。[11]
2、神话样态比较零乱,对同一个神的事迹常有几种相抵牾矛盾的不同说法。
如黄帝与蚩尤关系:
a.《山海经‧大荒北经》云: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纵)大风
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b.《韩非子‧十过》云:
昔日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12]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
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复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c、《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龙鱼河图》云:
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
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万民欲立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
敌。
d、《太平御览》卷一五引《志林》[13]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
以别四方,遂擒蚩尤。
另如关于夸父之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载: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
杖,化为邓林。
但《山海经‧大荒东经》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