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圳人的重庆印象(ZT)
作者: 挪威没有森林 查看次数: 240 发表时间: 2006/5/17 16:57 【论坛浏览】
闲来没事,看了篇文章。因为有重庆,所以转来大家闲一下,想一下
个人认为作者的很多观点很不错,特别是"印象五"。值得一看
我是深圳人。
来重庆5个小时,由于公司工作的需要,可能将在重庆几个月,坐飞机时突发奇想,准备把这几个月里的「重庆生活」记录下来,也算是「第一现场」吧。
关于重庆,或许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想说的话,比如说重庆凭什么是直辖市,比如说重庆美女,比如说重庆足球……可是站在重庆的外面去说重庆,多少有点意淫、猜测的味道,「存在就是合理的」,中国直辖市,自然有重庆特到的地方。
我用平视,看重庆。
听传言说,以前有位很牛的高人,给蒋介石算前程,送老蒋八个字——胜不离川,败不离湾。老蒋定都重庆的时候在剿匪,迁到南京,被匪给剿了,一退再退,终于退到台湾,应验了高人的八字真言。
从飞机上看重庆,觉得「山城雾都」这个称谓不是白叫的,今天的天气不错,可看重庆还是有些迷离,弯弯的公路像白带子似的,从一个山沿向另一个山,「怀水背山」是中国最经典的风水学定理,重庆不仅仅是背山,而且把屋子建到了山上,于是跨江大桥也随之多了起来。曾经有位外国大师级的建筑学家说,重庆的本身就是个奇迹——人类战胜自然又享受自然的奇迹。老外这么说,只能说明他没什么见识,到大西北去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战胜自然」!只不过,大西北没有重庆这么繁华吧。
机场到解放碑,一辆桑塔那收了我120块钱,司机一脸的真诚,用着川味普通话一再保证,价格绝对的公道。他说他是机场的,制度改了,把机关里的小汽车都下放,以接受乘客为主,平时机关科室用车也要付费的。听他这么说,暗暗地给重庆加了10分,起码是在倡廉,而且看报纸上说,重庆将是第一个限制警车特权的城市,天才知道最终的结果如何,但重庆政府的态度还是有几分新意。
重庆仿佛是中国内陆城市的一个特写——到处都是塔吊,到处都在修路盖桥,放眼看去户外广告牌几乎全是新楼盘的广告,开车的师付说,重庆的楼价和全国相比是便宜的,不过每年都会慢慢地升一些,楼盖得也很漂亮。其实他说的不是很全面,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的城市,和中游的武汉、下游的上海相比,房价很是「共产主义」,平均3000元的价钱放在那两个城市能抢得出人命。难怪山西的一些煤矿土财主卖了矿到重庆来炒房。
不知道重庆的房价共产主义还能保持几年……
开车师付说,重庆的一般从业者(原话是「工人」、「营业员」)每个月的收入也就是1000左右,有的还不到1000,公务员要多一些,3000块。他说重庆下岗的人特别多,现在一些大厂子都搬到附近的郊区了,重庆的摩托生产的特别好,全世界都有。忍了忍,没打击他——重庆的摩托是以东南亚为主要出口对象的,至于远销到欧洲的,是中国用高科技技术和产品的配额作为交换条件去换来的,否则,力帆为什么会投资足球?比起哈林,嘉林摩托连蓝领都算不上。但话又说回来了,若大中国,除了「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之外,又有什么真正的世界名牌……
车在高速的时候,远远的能看见一排排的高楼,第一感觉是惊呼!——楼怎么这么密啊!远远的看去,仿佛是人工的一线天,楼与楼之间的缝隙,像刀片一样,把空间切成细细的缝,在深圳,这样的楼间距只会在农民村出现。转过头,看见一些保存很不错的古屋,开车的师付说那都是以前的老房子了,政府出钱又完善了一下,也算是种保护吧。那木楼上晒着几件滴水的衣服,突然觉得似乎到了江南水城,很远很久的记忆。感谢重庆,没有把一切都拆光。
终于到了目的地,在宾馆下车时保安看见我付车费之后很热心的围上来打听,当得知是120元时,他张着嘴,仿佛看见了一种很笨很呆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