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
上市公司 (港交所:0992)
市场资料
{{{market_information}}}
成立时间
1984年
总部地点
纽约(2004年后)
邮政编号
{{{zip_code}}}
电话号码
{{{telephone_no}}}
重要人物
柳传志,联想控股总裁
杨元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威廉·阿梅里奥,联想集团首席运营官
口号
-
产业
IT产业,风险投资、房地产
产品
个人电脑、手提电脑、服务器、掌上电脑、打印机、超级服务器等
资本额
{{{capital}}}
营业额
130亿美元
税前盈余
{{{operating_income}}}
净利
1.4亿
员工数
19000人
结算期
{{{accounting_period}}}
母公司
{{{parent}}}
子公司
{{{subsid}}}
网站
www.lenovo.com
{{{footnotes}}}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港交所:0992) 成立于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当时称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9年成立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
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机板、手机等商品。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
2004年4月1日,联想集团的英文名称由「Legend」改为现在的「Lenovo」。「Lenovo」是个混成词,「Le」来自「Legend」,「-novo」是一个假的拉丁语词,从「新的(nova)」而来。同年,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IBM PC事业部,并获得在5年内使用IBM品牌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
目录
[隐藏]
* 1 收购IBM PC
* 2 财政状况
* 3 历史
* 4 竞争对手
* 5 产品
* 6 请参阅
* 7 外部连接
[编辑] 收购IBM PC
联想在中国以外相对不太知名,却在2004年12月登上头条,宣布计划收购IBM PC事业部。联想集团希望藉此拓展西方市场,跃升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并购前,联想集团已占有亚洲市场的25%,主要原因是联想集团在价格以及品质方面的优势。联想集团向IBM支付12.5亿美元现金,包括6.5亿美元现金及6亿美元联想集团股份(实际上,新联想还必须承担IBM PC业务带来的5亿美元负债,合共17.5亿美元)。
2005年3月9日,联想集团宣布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完成交易审查。2005年5月1日,IBM与联想集团完成交易。并购后,联想集团的生产线包括ThinkVision、ThinkPad、ThinkVantage、ThinkCentre、Aptiva及NetVista。据2005年5月1日的分配,公众持有联想集团的35.2%,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占45.9%,IBM占18.9%。
联想收购具有象征意义的IBM,消息虽然令中国媒体感到鼓舞,但市场对这场收购并未雀跃。联想集团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每股平均月价曾高达17.5港元,但科网潮爆破后,其股价大幅滑落2004年的2.5元,2006年5月股价同样在此一水平徘徊。
美国国务院2005年秋曾采购16,000台联想个人电脑,但此事在华盛顿引起有关国家安全的争论,美国国务院将限制使用联想电脑,决定不会在机密情报部门安装使用这批电脑。
2006年3月,联想亦公布削减1,000份全职职位,约占联想现有的21,400名员工的5%,受影响的包括美洲、亚太及欧洲的员工。
[编辑] 财政状况
2003年的销售额为$25.9亿,少于美国的PC销售商,如IBM(928.4亿)、惠普科技(Hewlett-Packard) (783.7亿)、戴尔电脑(Dell, Inc.; Dell)(453.8亿)及苹果电脑(Apple)(62亿)。2005年3月,联想集团宣布计划于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上市。[1]
2005年9月底止第二季业绩,联想全期并入IBM个人业务的贡献后,纯利按年上升22%,营业额上升4.04倍至285亿元(见表),但毛利率由上季的15.3%下跌至14%,纯利增长亦逊市场预期。当消息公布后,股价逆市急挫7.2%至3.525元。
[编辑]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