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煤業預備投資30億元人民幣著手開發巨野煤田。隨著兗州煤業對巨野趙樓和萬福兩大礦井的開工建設,巨野煤田——目前華東地區探明儲量最為豐富且尚未開發的最後一塊大型整裝煤田——已被幾大礦業集團完全分食。當初巨野煤田儲量探明時,學界專家認為這是我國借整體開發組建大型煤炭集團的大好時機,但在新的煤電供需矛盾下,這一設想也最終破滅。
整裝煤田被分食
2005年4月29日兗州煤業發出公告,兗州煤業欲投入30億元的巨資於2005年開始對巨野煤田趙樓和萬福兩大礦井進行勘探開採。公告指出,兗州煤業在上市前曾與母公司兗礦集團商訂,由母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兗礦菏澤能化公司開展巨野煤田趙樓礦井及萬福礦井開發的前期工作,包括辦理礦井的立項審批、申請探礦權及礦井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據悉,作為開發巨野煤田趙樓煤礦的主體——菏澤公司註冊資金為人民幣6億,母公司出資人民幣5.74億元,持有菏澤公司95.67%的股權。為了使巨野煤田的趙樓和萬福礦井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兗州煤業已與兗礦集團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購買兗礦菏澤能化公司95.67%的股權。目前只待對兗礦菏澤能化公司完成審計及評估工作,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將正式對其進行收購。
投入30億元的巨資,即使對於中國國企境外上市第一股兗州煤業來說也絕非小數目。但巨野縣發改委宗琮主任卻認為,巨野煤田趙樓和萬福兩大礦井對於兗州煤業來說還是物超所值。宗琮向記者介紹道,作為華東地區唯一儲量豐富而沒有開發的大煤田——山東巨野煤田現已探明總地質儲量55.7億噸。據估算,這個煤田建成後,每年可產煤1800萬噸,實現稅利57億元人民幣。巨野礦區包括萬福、龍固、趙樓、郭屯、鄆城、彭莊、嘉祥縣梁寶寺共7對井田。目前,除煤業老大兗礦集團外,山東電力老大魯能集團、新汶礦業集團、肥城礦業集團以及裡能集團早已完成對這塊優質資源的分食。兗礦集團手中獲得的萬福和趙樓礦井屬優質焦煤、汽肥煤,是市場緊缺煤種,探明地質儲量共計150101萬噸,預計投產後年生產能力為480萬噸,銷售收入可達96826萬元。
對於獲得巨野兩對礦井,兗州煤業表示:兗州煤田目前可采儲量不足6億噸,使公司的生產接續面臨巨大壓力。公司2005年已簽訂的國內煤炭銷售合同的平均售價已較去年升32.7%。預計今年內地煤炭需求為1.5億噸,但產能只有1億噸,仍有5000萬噸缺口。毫無疑問,巨野煤田的投產將對兗州煤業做強煤炭主業,增加後備煤炭資源儲備,提高盈利能力至關重要。
為了能盡快開發巨野煤田趙樓和萬福兩大礦井,兗礦煤業還計劃與世界500強之一的日本三井物產合資建設開發巨野煤田項目。項目靜態投資6.07億美元,項目合資意向書也已經簽訂。據一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透露,兗礦煤業與日本三井物產合資主要還是因為煤田開採投入巨大而融資,日本三井物產在合資企業中的股權比例不會超過20%。
「隨著兗礦煤業獲得並投建巨野煤田趙樓和萬福兩大礦井,意味著華東地區最後一塊大型整裝煤田7個礦井全部被五大集團搶佔。」巨野縣煤田開發辦公室的人員告訴記者,「此前幾大礦井一直處於開採的前期勘探狀態,進入2005年巨野煤田部分礦井將陸續出煤。由於華東地區用煤量約佔全國用煤量的1/4,山東也是能源消耗大省,每年須從外地調入煤炭近3000萬噸。而巨野煤田7個礦井,每年可產煤1800萬噸,實現稅利57億元人民幣,平均服務年限達60多年。它的全部投產將有效地解決山東省乃至華東地區的能源供應緊張問題。」
最後的晚宴
兗礦煤業對趙樓和萬福的開採標誌著巨野煤田全部礦井被五大集團瓜分,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兗礦煤業姍姍來遲。在採訪中一名知情人告訴記者,其實兗礦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對巨野煤田這塊華東地區最後的「盛宴」垂涎三尺,希望獲得巨野全部7對礦井的整體開採權。但最終卻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由於龍固是巨野煤田儲量最大的礦井,兗礦、魯能和新汶幾大集團最初對巨野煤田的爭奪首先集中在龍固礦井之上。」這名知情人告訴記者,「龍固礦井探明儲量為16.8335億噸,要比兗礦所得的兩個礦井的總和還要多。而且礦井肥煤儲量豐富,是我國目前較為緊缺的煤類。所以兗礦等幾大集團對龍固礦井的爭奪一直最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