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7]上港集團:整體上市拓展發展空間
■英大證券
今天早市略為高開後, 指數回探5日線做盤中調整,午後兩市個股活躍度逐步加強,在權重股回升的影響下,指數最終以創新高收報,實現新年開門紅.從市場走勢看, 壓權重指標股做其他個股的現象明顯,兩市近百家個股的漲停也反映了這一現象.在目前個股瘋狂拉升的過程中, 我們一方面建議投資者注意後市可能出現的振蕩帶來的風險, 另一方面建議投資者注意由於整體上市使上市公司發展處於良性階段的機會, 猶如前期我們推薦的包鋼股份,以及今天建議投資者關注的上港集團,該公司在通過換股吸收合併上港集箱後上市,成為我國港口業第一家整體上市公司,打開了原先的吞吐能力瓶頸,長遠發展更具潛力,而洋山港開港到碼頭逐步建成將有助公司
進一步發展.
整體上市 具備長遠發展潛力
公司在2006年10月通過換股吸收合併上港集箱後整體上市, 成為我國港口業第一家整體上市公司, 打開了原先的吞吐能力瓶頸,長遠發展更具潛力.目前上港集團共擁有生產泊位121個,其中萬噸級泊位78個,吞吐能力13981萬噸,生產用泊位長度20公里,生產用倉庫總面積29.3萬平方米,生產用堆場總面積472.1萬平方米.2006年,上海港國際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171萬標準箱,為世界第三;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達到5.37億噸, 為世界第一大港.據有關統計,上港集團2006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171萬標準箱,比上年增長20.1%,淨增363萬標準箱,絕對增量為歷史最高;貨物吞吐量完成3.03億噸,首次突破3億噸大關,比上年增長13.2%.洋山一期碼頭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23
萬標準箱, 超額完成年度300萬標準箱計劃任務,日均達8849標準箱.因此,我們認為在06年底公司實現整體上市後, 07年為上港集團作為上市公司後的第一個完整運作年,公司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受益洋山港 加速發展
2005年12月10日上海洋山深水港正式開港."國家重大戰略工程", "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之重要項目"的定位,凸顯出這一新興港口對於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上海洋山國際深水港將成為我國第一個保稅港.上海洋山深水港的正式開港,直接受益於開港的公司當屬上港集箱.2004年7月,上港集箱發佈公告,擬出資25.5億元和上海港務集團共同投資設立洋山公司, 其持有51%的股權;合資公司設立後,負責投資洋山港一期工程的碼頭工程並負責經營.而2005年公司的公告披露,為投資, 建設,經營和管理洋山二期碼頭,公司董事會決定參與投資組建上海亞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暫定名), 具體將由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海盛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實施.而洋山港一期工程的完工和外高橋港區裝卸費率上調10%是公司2006年重要的利潤增長點.隨著洋山港二期四個碼頭建成,洋山港三期工程已經進入計劃階段,預計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將會保持較強的發展勢頭,由此,可以預想到,從2007年開始,上港集團進入加速發展的好時期.
07年有望超越香港成為國際第二大集裝箱港
2007年是上港集團作為上市公司後的第一個完整運作年, 公司明確了工作的奮鬥目標,即確保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500萬標準箱,貨物吞吐量3.4億噸;確保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5億元, 實現淨利潤33億元.並將按照實施長江,東北亞,國際化三大戰略的發展目標, 根據已簽訂的戰略框架協議,推進與重慶港的合資合作;啟動與上海周邊港口相關碼頭合作項目的前期工作,力爭有所突破;推進汽車滾裝碼頭合資合作項目;圍繞洋山一期,二期碼頭的合併運行,組建新的公司,並抓緊開展洋山三期合資項目的前期準備;同時, 開展集團投資比利時澤布呂赫集裝箱碼頭的盡職調查工作,力爭在2007年年中完成收購工作.根據業內人士表示, 上港集團整體上市以後,實現國際航運中心的國家戰略目標搭建了具體的實施平台.按照目前發展趨勢預,2007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將會超過香港成為國際第二大集裝箱港,到2010年,有望超過新加坡港成為全球集裝箱第一港.
我們近期建議投資者關注實施了整體上市的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質變, 關注這類公司股價的變化, 從前期的上海汽車到近期的包鋼股份,以及目前的上港集團,都應重點留意.上海汽車以及包鋼股份股價已經在市場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而上港集團目前則處於蓄勢待發階段,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後市可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