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普通的日子,2007年5月24日。清晨的一場中雨,沖刷著長春的每一條街路。到處都是擁堵的行人與車輛。按理說,像這樣的糟糕天氣,人的心情自然不會太好。然而今天,我的心情卻是格外的不錯。對於我,一名新聞記者來說,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採訪。而我又曾不只一次的採訪過亞泰集團,但作為一個亞泰足球隊的擁躉來說,今天絕對是一個接近亞泰最高層的絕好時機。
近年來,亞泰集團各項事業均呈現出喜人的走勢,像亞泰水泥、東北證券、亞泰醫藥、亞泰地產等都見證了亞泰集團的點滴成長。今年一季度集團業績1324.14%的大踏步增長,更是讓人感受到了亞泰集團的逐步輝煌。而讓我更加興奮的,則是亞泰足球的持續堅挺。(PS:今天會議上看到了亞泰足球俱樂部董事長劉玉明。突然想到了以前曾在百度「長春亞泰吧」中看到過「長春欲建東北首個專業足球場的計劃」,我便向他詢問了此事。得到的答覆是,這件事還只是停留在意向之中,俱樂部曾與長春市體育局有過溝通。另外,據說亞泰位於高速公路口的基地可能在長春市規劃佔地範圍之內,這件事也讓亞泰的高層頗傷頭腦)
作為吉林省九次黨代會代表的吉林亞泰集團總裁宋尚龍,在今天上午向亞泰的黨員代表們傳達了本次黨代會的會議精神。會議之後,就進入了我的專訪時間。
在這件偌大的辦公室裡,不論是老闆台上的木質足球模型,還是亞泰隊的全家福照片以及各式各樣的足球紀念品,都在預示著,這裡的主人是一個真正的足球迷。
1996年,在當時的長春人還沉浸在延邊足球的熱潮中時,一個42歲的球迷做出了一件,也許在百年後會讓所有長春人倍感驕傲的事情,成立了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而正是伴隨著這家職業足球俱樂部的成立,長春人從此不必再苦苦追尋延邊兄弟的足跡,不會再計較每個賽季延邊隊會到長春打幾場主場比賽......因為我們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球隊。而這個為我們帶來福音的人,就是亞泰集團總裁宋尚龍。
和許多球迷一樣,我趕上了中國足球的轉型時期,經歷了職業聯賽初回的興奮、感受了中國足球的所謂輝煌,在這些美好的記憶中,亞泰隊伴隨著我的成長。至今我還珍藏著亞泰隊各種比賽的球票,從乙級聯賽到足協杯賽、從甲B聯賽到頂級中超。這當中,我曾經歷過大比分戰勝對手的喜悅,更經歷了最後時刻倒在沖超路上的失望,但讓我感動的是,我們的亞泰並沒有倒下,反而更加堅強。
握著宋尚龍總裁的手,看著這位並不高大的漢子,我是打心眼兒裡佩服他。
策劃部吳哥把我介紹給宋尚龍總裁,「這也是咱亞泰球迷」,而這似乎一下就拉近了我倆之間的距離。
在簡單寒暄過後,我用了一個最出人意料的方式,拉開了我採訪的序幕。
「首先我不代表記者,只代表一個普通的球迷,和您說一句,有亞泰這樣一支足球隊,我感到很幸福。」
聽到這突如其來的表白,宋尚龍總裁有些差異,但眼神中卻透露著希望。
我又接著補充道:「您看,就拿球隊冠名這樣一件事來說,中國足球職業化這些年來,沒換過名字(主贊助商)的俱樂部還有幾家?(北京曾叫過一段時間的北京現代隊、上海曾叫過SVA隊等,印象中除了亞泰幾乎沒有第二家了),所以作為長春球迷,我感到非常幸福。有一種家的歸屬感。」
「謝謝你!」聽到這裡,宋尚龍總裁一下子就興奮起來。「對呀,今年我就堅持一定要取消副冠名,就叫亞泰。」
對於亞泰,我想絕大多數長春球迷應該和我一樣,是充滿了感激。其實幸福就是這樣簡單,1996年亞泰俱樂部成立以來,我們看著這個「孩子」一點點地長大,從最初的爬行,到如今的快跑。下個月就是亞泰足球俱樂部11週歲的生日了,11年間,我欣喜地看到我們的俱樂部也愈發地成熟了:沒了昔日的浮躁,多了一份成熟而又深刻的思考。從與國外知名俱樂部的合作交流到對國內年輕球員的階梯式培養;從海南足球訓練基地的建設,到教練員的選擇、隊員的挑選、外援的使用上都成熟了不少。11年間,我們和亞泰一同成長。
關於足球的話題,由於並非本次採訪的主題,因此這次我們涉及的並不多。但在採訪中我還瞭解到,其實打造亞泰百年足球俱樂部的過程,更是打造百年亞泰集團的縮影。也許未來的亞泰,前途無量。
「你是記者,希望一定要幫我們好好的和球迷們說一下」,宋尚龍總裁又提到最近幾個主場賽事中,極少部分球迷在賽場上出現不和諧一幕。因為在他看來,這些球迷不理智的舉動,對於一個熱愛亞泰足球的人來說,是十分痛心的。(PS:也許正是這句話,促使我寫了這篇文章)
採訪結束後,宋尚龍總裁再次說了一聲「謝謝」,這句足以讓我看成是對我,乃至所有支持亞泰足球人的感激。其實我想說,「我更要謝謝你!」
今天,我把多年來想說的話,說了出去。作為亞泰球迷的我,今天很快樂。
thinkpad66
200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