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ohu.com/20070305/n248515394.shtml
馬純濟譚旭光各懷夢想 重汽整體上市受困濰柴單飛
耿耿赤子心記中國重汽黨委書記董事長馬純濟
要發展必須創新記中國重汽黨委書記董事長馬純濟
中國重汽董事長馬純濟重組ST重汽 暗籌整體香港上市
馬純濟在轉型中的國有企業改革中扮演著一個典型的、極富傳奇色彩的角色。
6年前,一個緊急的越洋電話將時任濟南市副市長、正在日本考察的馬純濟緊急召回國內,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馬純濟接下重任,成了中國重汽董事長、黨委書記,成為一個病入膏肓、瀕臨破產的老國企的掌舵人。
曾經?有人替他惋惜,認為以他當年一個省會城市主管工業的副市長、40多歲的年紀、一連串紮實的政績,會有不錯的政治前途,但他對此不以為然,「我在重汽工作得很愉快,從未後悔過」,他爽朗地笑著。
操著一口地道山東話的馬純濟思路縝密、條理清晰,他出口成章,稍作整理便是篇頗具理論深度的好文章,豐富的閱歷和從政的背景使他對市場經?濟下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無論是在宏觀還是微觀上,都有深刻而獨到的見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兼具了政治和經濟智慧的馬純濟以出色的成就證明著自己過人的膽識和韜略。
轉危為機
成功切換發動機,將一場危機轉變為發展的契機,再次使人們看到馬純濟過人的戰略水平和決策力。
2006年年初,重卡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遭遇發動機斷供的中國重汽會不會安然渡過危機。
在接下來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中國重汽不僅成功化解這一掣肘問題,還以遠遠高於行業增幅的速度,實現了市場佔有率的快速提升。2006年,中國重汽全年產銷重型車突破6萬輛,市場佔有率已達20%,實現銷售收入210億元、利稅超過20億元,出口創匯2億美元,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這是中國重卡企業發展史上一場極具標誌意義和戲劇效果的企業「拯救」行動,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一系列成功化解的步驟,不僅解決了長期困擾制約企業發展、具有「致命」意義的發動機問題,還促成了其2006年的大發展,也使企業迎?來了實現質變的契機。
媒體在評價中國重汽具有非常堅強的鋼鐵意志的同時,也不由感喟其衝破重重阻礙的戰鬥力。
眼前的馬純濟正是這場「硬仗」的總指揮。一年下來,他白髮多了,笑容、自信和激情卻絲毫不見少。他爽朗地笑,說到開心處會加重語氣,毫不掩飾對過去一年取得成績的喜悅。
人們總是喜歡人為地為國企領導人賦予沉重的責任和使命感,但在馬純濟身上,看得見責任和使命,「沉重」卻尋不見蹤影。
2006年,濰柴發動機的突然斷供使中國重汽遭遇改革重組以來最嚴重的發展危機。一時間,質疑中國重汽發展前景的種種聲音四起,以馬純濟為首的中國重汽領導班子果斷決策,迅速展開行動,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實現了發動機的切換。
「實事求是地講,從產品技術來說,我們解決了一個長期困擾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這一關我們能夠挺過來,表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了提高。指標的增長不是企業的根本,對於企業來說,只有核心競爭力提高和機制發生轉變,才具備了大發展的條件。」馬純濟坦言2006年中國重汽的大發展超出了預期,中國重汽走到了一個新發展階段的節點。
「中國重汽6年來的改革發展,我們經歷了許多坎坷,也閱盡了世間萬象。我們干了很多事情,也學了好多東西,一句話,中國重汽更加成熟了,不僅技術成熟、產品成熟、市場成熟、管理成熟,連思想也成熟了不少。我們的發展思路更清晰、更理性,實現發展目標的信心更堅定。中國重汽已具備了實現質的飛躍的條件,形成了突出的優勢,2007年將是中國重汽實現質的飛躍的起始之年。」在馬純濟看來,中國重汽一幅更加美好的藍圖已經展現在眼前。
天降大任
歷史選擇了「有準備」的馬純濟,而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讓不畏懼挑戰的馬純濟甘願為改革做一回鋪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