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文学院 - 网路之家[|下载|北京大学文学院网|教学|生活|财经]

北京大学文学院 - 网路之家

北京大学文学院 - 网路之家 - 北京大学文学院


!!!!! > 进入超人气园地 < !!!!!

北京大学文学院

出来,他已向胡借支140银圆(合今人民币约5600元)。而《蕙的风》全部稿费是150银圆。1923年汪给胡的信中,仍提出「愿你再借数10圆」的要求,说什么「如你肯答应,请快快寄下,切勿久延」。

  当时担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一而再、再而三地满足了汪静之的要求。

  挂一漏万的例子难于枚举

  根据一些记载,胡适还资助过林语堂、陈之藩、鲁迅的三弟周建人等,还为许多留学生支付生活补贴但不留名(不知道是胡适暗中资助的。)

  例如,林语堂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时,每月能得到40美圆的「半额奖学金」,他以为这是因为曾在清华教过书,是庚款的捐助。林语堂曾两次得到以北京大学名义汇款的保证金,各1000银圆;他回国之后,才从校长那里知道——这原是胡适个人对他的资助!林语堂在《八十自叙》中写道:

  当然啦,我曾有胡适博士作保,和北京大学接触过。……我曾两度由他作保汇支一千大洋。不过胡适没有向北京大学提款,而是自掏腰包资助我。我回国才知道这个秘密。我去找校长蒋梦麟,感谢他借支两千大洋。蒋博士诧异地说:「什么两千大洋?是胡适自掏腰包。」我才知道胡适真够朋友!遂在年底前还清了。(更多奇闻异事,请关注-猎奇网LQii.com)

  此外,1921年鲁迅的三弟、尚未成名的周建人,也是由胡适推荐去商务印书馆,月薪60银圆(合今人民币2400元)。

  再如,胡适曾借给青年学子陈之藩一张400美金的支票,资助他去美国留学。后来陈之藩汇款还给胡适并写信致谢。胡适回信说:

  「之藩兄,谢谢你的来信和汇票。

  其实你不必这样急于还此400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陈之藩回顾:「每读这封信时,并不落泪,而是自己想洗个澡。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

  李敖年青时是个穷学生,胡适也曾资助过他。上次李敖来北京大学的时候,捐钱想给胡适立个铜像。李敖说:「你别看他总在笑,我想,胡适之是寂寞的。」

  (节录自陈明远最新着作《何以为生——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一书,新华出版社。)(更多奇闻异事,请关注-猎奇网LQii.com)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日历

<< 2007·04 >>

Sun

Mon

Tue

Wen

Thu

Fri

Sa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控制面板

最近引用

    Search

    站点统计

    • 文章总数:1388
    • 评论总数:32
    • 引用总数:0
    • 浏览总数:Errorvisit
    • 当前样式:default
    • 当前语言:UTF-8

    链接

    图标汇集


    Powered By Z-Blog 1.6 Final Build 60816

    Copyright 2007 LetsFu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