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毅需要的是公正!——北大的校训是否被歪曲了?北大的包容性某些时候是否被狗吃掉了?
今天看了何志毅这个文章,我也说几句,何志毅和我没有私人交情,工作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于何志毅我是比较了解的,因为我从来没有见到一个高校的教授,不遗余力的为了他的事业奔走,放下教授的身段与清高,和我们这些企业界\咨询界的人士推广北大的理念、北大的学术、北大商业评论,我当时还和他不熟悉,但也是比较感动的,因为我接触的很多教授都是在行为上不能“落地”,什么事情说说没下文了,他是企业出身,所以来说做事的行为风格有一点点比较企业化的作风,那就是比较务实,他这种人敢于放弃企业的千万、亿万级资金管控的诱惑回到学校,个人利益绝对不是主要的诉求,追求自己的理想才是正道,所以,对他来说,对他及他的同事的行为与价值有一个公正的说法更为重要,他应该并不是在乎这样一个职位及个人得失。有人说,也许何志毅从企业回来,这种务实风格是某些部门所忌讳的,而邹恒甫从国外回来,比较坚持教授与学术独立的思想,而忽略行政管理的威权,这也同样是忌讳的。
这个也忌讳,那个也忌讳,北大的校训是否被歪曲了呢?北大的包容性某些时候是否被狗吃掉了呢? 至于谈到北大商业评论的所有权,我作为媒体人士,很清楚办一本公开刊物必须要获得一个刊号,而非传媒机构获得刊号必须合作,我当时在特区报业集团投资导报工作,这是中国第一份像样的财经媒体,中国经营报当年也去学习,就是因为集团缺少刊号办《晶报》而停刊,我们《投资导报》停刊,这是一件财经媒体的伤心事。 《销售与市场》的经营与渠道是非常成功的,并且听说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与李颖生的销售与市场经营合作,北大应该不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因为何志毅为了扩大发行,与我们这些企业界人士一起,想了很多办法,当是毕竟隔行如隔山,发行不是高校的强项,况且北大出版社也是北大的,既然在同一个学校,也就没必要胸怀太狭窄了。 毕竟每个人只有一个角度,我想我说的也不一定全正确,对这些事情,我们都要理性去看待,才能找得出相对正确的答案。
何志毅:北大没有张维迎行不行?
—— 从张维迎的权力运用方式,看中国高校权力结构的特点与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