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新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 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 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
郑州大学办学资源充足。校本部包括新校区、南校区、工学院、医学院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493亩,其中坐落在郑 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校区占地面积4845亩,计划建设总投资19.7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
郑州大学办学规模宏大,师资力量雄厚。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9423人,研究生6639人,外国留学生342人 。校本部现有在岗教职工5738人,其中专任教师3056人。在专任教师中,有两院院士16人(专职3人,双聘13人),教授518人,副教授1006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总数达到96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7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 才工程」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师德教师5人,河南省教学名师7 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28人。形成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师资队伍。
学校教学体系完备,科研条件坚实。设有43个院(系),5个附属医院,89个本科专业,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3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1个专业博士学位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 教学科研平台坚实,现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57个省级重点学科。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69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2个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7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 1个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9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 究和科技开发能力。
郑州大学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越。是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造林绿化400佳单位」。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总值达5.05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530余万册。拥有1个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学术期刊13种。学校还合作兴办有升 达经贸管理学院、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
郑州大学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余所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 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的84所知名 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 研、医疗、管理、学生工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多次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郑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贾庆林、李长春、罗干 、李岚清、中央政治局委员刘云山、国务委员陈至立等分别到校视察指导工作,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郑大调研或现场办公。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校园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 足进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郑州大学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和新校区建设为主线,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突出特色 ,扩大开放,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跟踪世界科技、文化发展趋势,着力推进学 校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努力把郑州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综合性大学。
郑州大学历史沿革:
新的郑州大学成立于2000年7月10日,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理、工、医、文、史、哲、法、经、管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4年教育部拟改变高等学校的布局,指令由山东大学负责,在郑州筹建一所新的大学, 由山东大学支援师资,即现今的郑州大学)。1991年黄河大学并入。1996年11月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1996年6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将郑州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并校前已基本形成了文理渗透、理工兼容,文、理、工、财经、政法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1963年河南省决定,将原郑州大学水利、机械、土建、电机4个工科系分出,成立河南工学院后改为郑州工学院。1996年4月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并校前已成为以工为主,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工科学校。设有9个系和3个系级教学机构,19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原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4月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经过37年的建设和发展,并校前已成为以工为主,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工科学校。 原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
原河南医科大学1928年在开封成立,原名河南大学医科,后改名河南大学医学院,1952年从河南大学分出,更名为河南医学院,1957年迁至郑州,1984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并校前河南医科大学是以医学为主的省属重点高等医科院校。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惟一的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河
南省惟一重点支持的高校,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地方性高校。郑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 贾庆林、李长春、罗干、李岚清等到校视察指导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主要领导多次来郑大现场办公,给予学校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新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 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 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
郑州大学办学资源充足。校本部包括新校区、南校区、工学院、医学院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493亩,其中坐落在郑 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校区占地面积4845亩,计划建设总投资19.7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
郑州大学办学规模宏大,师资力量雄厚。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9423人,研究生6639人,外国留学生342人 。校本部现有在岗教职工5738人,其中专任教师3056人。在专任教师中,有两院院士16人(专职3人,双聘13人),教授518人,副教授1006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总数达到96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7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 才工程」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师德教师5人,河南省教学名师7 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28人。形成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师资队伍。
学校教学体系完备,科研条件坚实。设有43个院(系),5个附属医院,89个本科专业,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3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1个专业博士学位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 教学科研平台坚实,现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57个省级重点学科。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69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2个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7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 1个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9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 究和科技开发能力。
郑州大学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越。是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造林绿化400佳单位」。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总值达5.05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530余万册。拥有1个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学术期刊13种。学校还合作兴办有升 达经贸管理学院、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
郑州大学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余所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 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的84所知名 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 研、医疗、管理、学生工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多次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郑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贾庆林、李长春、罗干 、李岚清、中央政治局委员刘云山、国务委员陈至立等分别到校视察指导工作,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郑大调研或现场办公。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校园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 足进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郑州大学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和新校区建设为主线,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突出特色 ,扩大开放,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跟踪世界科技、文化发展趋势,着力推进学 校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努力把郑州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综合性大学。
郑州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突出特色,扩大开放,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跟踪世界科技、文化发展趋势,着力推进学校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努力把郑州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综合性大学。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一,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十,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二。郑州大学历史学专业在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中名列第二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