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文系 - 網路之家

北京大學中文系 - 網路之家 - 北京大學中文系


!!!!! > 進入超人氣園地 < !!!!!

北京大學中文系

 

    對話背景

    8月8日,「現代中國文學學科觀念與方法學術研討會」在華中師範大學召開,百家爭鳴,餘音繞樑。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溫儒敏發言:警惕「漢學心態」,「中文系沒文氣」,一針見血,語驚四座。而作為「國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專家組召集人」,對於近年圍繞中學語文改革「誰都在抱怨」的現象,溫儒敏有什麼話要說?

    因飛機晚點,7日的採訪從下午6時等到晚上10時才進行。眼前的溫先生,溫和、儒雅、敏銳。他言語平和,句子很短,柔裡帶剛。「多年來養成習慣,從晚上9點,工作到凌晨1點。」晚11:30結束採訪,出差在外,不知溫先生夜裡是否能睡個「早覺」。

  人物介紹

    溫儒敏,1946年出生。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執行主編,國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專家組召集人。出版專著《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合作)、《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文學課堂》、《文學史的視野》、《高等語文》(主編)、《語文課改與文學教育》等。

  「漢學心態」令人擔憂

    問:這次來華中師範大學是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出路把脈,您會講點什麼?

    溫儒敏(以下稱「溫」):會講一講文學研究中的「漢學心態」的問題。「漢學」本來是好東西,但把它當成我們的標準,要年輕人刻意地去模仿,扼殺了學術的自主性和創新的能力,這就令人擔憂。

    問:前不久北大湯一介教授到武漢來,對「國學熱」也曾表示擔憂。我不解的是,重讀經典有什麼不好?

    溫:加上湯先生的,我就有了兩個擔憂。現在一講傳統、國學,就籠統叫好,缺少批判分析,甚至認為能包治百病,就從五四啟蒙倒退,近乎迷信了。如《論語》、《孟子》、《莊子》……這些經典只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場面上」的顯在東西。它們提出一個很高的標準,從古以來,普通人都很難身體力行的。一兩千年以來,真正制約、影響普通中國人生活的,還有許多並非「顯在」而又始終流行於民間的東西。中國文化傳統是很豐富又很複雜的。

    問:舉例呢?

    溫:像清代《增廣賢文》,以前蒙學就要讀的。不光小孩讀,不認識字的人也會背,什麼「知己知彼將心比心」呀,「路遙知馬力」等等,許多格言警句都已經內化為中國人的行為模式。這些影響恐怕並不比《論語》、《孟子》小,可現在我們講國學,對這方面缺少關注。

    問:我看到您曾給青年人開的書單:從《論語》、《莊子》,到《史記》等,都是「場面上」的聖賢書。

    溫:讀書嘛,當然最基本的典籍要讀。如說《論語》讓人理解人生,那《莊子》可讓人超越和想像人生。

    問:您讀聖賢書,也關心窗外事嗎?

    溫:自然要關心。比如超女,電視我也看過幾場。不過我不是誰的「粉絲」,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年輕人那麼喜歡?它的形式很新穎,一層一層地選,大眾參與,社會娛樂化,有這種需求。從社會學看,作為一個社會分層,其文化也必然分為不同的層級,超女很巧妙地「製造」公民的層級,這是文化現象,不要輕易地否定。

  承繼「文脈」守正創新

    問:北大中文系藏龍臥虎,怪傑輩出。如不修邊幅,蓬首垢面,上課不帶書,也不發講義,看上去像個瘋子的劉師培;稱錢玄同的音韻講義是他的「一泡尿」、常拿胡適之開涮的黃侃……您做北大中文系的掌門人,想必別有滋味?

    溫:像劉、黃這樣的國學大師,現在不多(笑)。北大在中國的位置很特殊,特別是中文系,在北大文科中被稱為「老大哥」,在全國文科中影響也很大。歷史上形成的位置,即使現在不像從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架子還在。

    問:您擔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多年,盤活棋局的獨創秘訣是什麼?

    溫:沒有獨創,就是盡量給大家自由。不能因為極少數人比較懶,就定一個程序,把大家都管死了。學術單位不能這樣。對學術之樹來講,自由就是空氣、水分與土壤。

    問:現在全國大多數中文系都「翻牌」稱「學院」了,可你們沒動?

    溫:說到「翻牌」,這其中當然也有發展的需要。按說以北大中文系現有的規模,也不是一個小學院的格局了,至今沒「翻牌」,因為我們很看重「北京大學中文系」這個名字連在一起的「文脈」。

    我們講文脈,講傳統,不是擺先前闊,而是要讓文脈來滋養我們當前的教學研究,我提出了「守正創新」。現在,人文學科越來越受到擠壓,北大中文系還能取得一點成績,在全國同一學科仍能整體領先,我想還是靠「老本錢」,在「守正」上下了些功夫,所謂創新仍然是要有「守正」作為基礎的。

  為學為人皆要敬畏

    問:作為《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作者,現代名家中,您最欣賞誰?

    溫:魯迅。記得(上世紀)80年代,我花一個月的工資買了套《魯迅全集》,至今是我翻閱最多的書。魯迅讓人永遠與現實保持一種犀利的批判眼光,讓人清醒。

    問:魯迅先生說他只為三種人寫作:一是「孤獨而疾馳的鬥士」,二是「還在做美夢的青年」,三是他的敵人。您寫作為哪些人?

    溫:我願意為平民、農民研究和寫作。這好像是大話空話,但我常想,我們這些人衣食無憂,條件都很好了,但普通老百姓還是比較艱難的,他們沒有話語權,沒地方發牢騷。

    就拿教育來說,現在兩極分化是嚴重的。貧寒子弟要考上好的大學非常難,因為他們從小學開始就受條件限制,享有教育資源存在很多不公平。教育部現在轉向重視投入基礎教育,是對的。國家發展了,稅收多了,教育投入如果還是達不到法定的4%,我看問題就很大。現在講和諧社會,我很贊同,社會要有一定的公平性才能和諧。

    問:魯迅說,「人在白天都是要戴假面具的,惟有夜深人靜,閉門獨處時,才能卸下偽裝,赤裸裸面對自己。」我很好奇,您也說場面上的話嗎?

    溫:可能因為我是教授,所以說話比較自由吧。我白天晚上說的話都差不多,盡量說些真話。

    問:說真話可能就得罪人?

    溫:能不得罪人嗎?比如對高等教育「大躍進」和教學質量滑坡的問題,對研究生博士生培養粗製濫造問題,對學術管理粗放量化的問題,對當代文學「粗鄙化」問題,對經典「惡搞」成風的問題等等,我都有過很多批評,肯定不會都是讓人高興的事情。

    我是基督家庭裡長大的,從小熟悉《聖經》。看到高齡而又病重的母親每天都要堅持吃力地用放大鏡讀上幾頁,我看到信仰的力量。讀這部書不等於要信教,它也許能激發我們對生命,對未知世界保持一份敬畏之心。做人要敬畏,做學問也要敬畏。

  文盲減少《語文》有功

    問:您有一個身份——國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專家組召集人,您肩上的擔子挑起的可是我們國家未來的「文氣」呀。

    溫:言重了,擔當不起。不過語文教育改革是我這幾年關注的課題。作為「課標組」的召集人,位置特殊,不便說話,我說話只能代表我自己。

    問:有作家就主張以「文學代替語文」,您覺得可行嗎?

    溫:不可行。中學語文是人文教育,但不是「文人教育」。基礎教育包括語文教育,目標是培養合格的公民,不能把我們的學生都培養成文人。剛在《光明日報》上看到有著名作家寫文章說現在中學生作文不好,「說明中小學語文教育是失敗的。」這是以偏概全的武斷。

    問:大家抱怨普遍語文水平下降並不是空穴來風?

    溫:有問題,這才需要改革,但改革不是顛覆以前成績。現在的孩子可能錯別字較多,但他們上網閱讀的速度很快,收集信息能力很強,那也是一種語文能力呀。最近十多年,中國掃除文盲4600萬,成人文盲率已經從以前的22.2%下降為9.08%,這不也是語文教育的巨大成績?

    問:「觀千劍而識器」。因為課業負擔,許多孩子平時除了讀教科書和教輔書,很少有時間課外閱讀。現在的語文教材為什麼不是增厚,而是減薄?

    溫:這倒可以探討。就拿高中語文課改來說,現在主張分兩部分,其中必修占1.25學年,課本是薄了,但還有選修是1.75學年,學生根據興趣,自由選擇。但這可能帶有理想色彩,實際上多數學校難於做到。必修課上完之後,馬上轉向高考複習了,選修也就流於形式了。

    問:問題癥結還是在應試教育和高考上?

    答:教育的問題涉及社會方方面面,根子也不簡單是一個高考指揮棒,其實指揮棒是社會分層的競爭加劇造成的。比如現在社會轉型,競爭加劇,家長緊張,各種矛盾折射到孩子身上,於是,大家都反感應試教育,又都在齊力推動應試教育,這就是悖論。


    我下去培訓中學教師,他們對課改比較緊張,不適應,我就和他們說:不必太多考慮課改的理論,讓你的學生學習更主動,個性更健全,在原有基礎上能有所進步,那也就是改革了。

 

日曆

<< 2007·04 >>

Sun

Mon

Tue

Wen

Thu

Fri

Sa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控制面板

最近引用

    Search

    站點統計

    • 文章總數:1388
    • 評論總數:32
    • 引用總數:0
    • 瀏覽總數:Errorvisit
    • 當前樣式:default
    • 當前語言:UTF-8

    鏈接

    圖標彙集


    Powered By Z-Blog 1.6 Final Build 60816

    Copyright 2007 LetsFu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