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法學院 - 網路之家

北京大學法學院 - 網路之家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 進入超人氣園地 < !!!!!

北京大學法學院

北京大學法學院簡介

北京大學法學院於1999年6月26日正式宣佈成立。她的前身是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始建於1904年,在中國現代法學教育中,歷史最為悠久。1952年,國家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法律學系併入北京政法學院。1954年,在政務院副總理、中央政法委員會主任董必武的直接指導下,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得以重建。「文革」中,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是全國僅有的兩個免遭解散厄運的政法院系之一。隨著1977年正常的高考招生制度在全國得以恢復和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的全面啟動,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在最近的25年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加強學科建設、培養引進師資、擴大辦學規模、培育優秀人才和積極參與國家法制建設等方面始終走在全國法律院系的前列。自1977年以來,先後擔任法律學系(法學院)主任(院長)的有陳守一、馬振明、張國華、趙震江、魏振瀛、吳志攀、朱蘇力。

北大法學院擁有許多蜚聲中外的知名學者、跨世紀的中青年教學科研骨幹,現有在職教授35名(其中博士生導師29名,另外還從校外聘請了5位專家擔任博士生導師),副教授32名,講師12名,教學輔助和行政管理人員共23名。他們在我國法學教育、科研和立法、司法實踐等領域發揮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北大法學院設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10個碩士點,現有在校博士研究生217人、碩士研究生1128名,本科生704名;知識產權法第二學士學位學生58人;繼續教育系列在職申請碩士學位學生1200人;為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定向培養大專起點升本科在職幹部17044人;與香港樹人學院聯合辦學培養的本科生和碩士生340人。1995年6月,我院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知識產權學院,面向全國招收知識產權第二學位學生和碩士研究生;另外,北大法學院還有來自世界名地的外國留學生107名。

北大法學院有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刑法四個國家重點學科。

北大法學院法學理論學科是我國最早設置碩士點和博士點的學科之一。北大法學理論教學科研力量雄厚,長期以來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法學理論博士點有以下方向:法理學、立法學、法律社會學、法律經濟學、比較法學;碩士點有以下方向:法理學、立法學、法律社會學、法律經濟學、比較法學、司法制度等。陳守一、沈宗靈等老一代法理學家和朱蘇力、周旺生、賀衛方等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帶領北大法學理論學科始終站在我國法學理論研究的最前列。

北大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學科已有五十年的歷史,自1978年始設碩士點,招收中國憲法、外國憲法等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之後又增設行政法、行政訴訟法、港澳基本法研究方向;1989始設博士點,招收中國憲法、外國憲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外國行政法、港澳基本法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肖蔚雲、羅豪才、姜明安等教授是我國憲法行政法學界的學術帶頭人。

北大法學院最早在全國設立了經濟法學本科專業和經濟法學碩士點。1996年設立了博士點。北大經濟法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名師雲集,既有楊紫烜等老一輩經濟法學者也有吳志攀、張守文、劉劍文等中青年著名學者。北大經濟法學科在經濟法理論、財稅法、金融法、競爭法等方面,一直居全國的領先地位。

北大法學院刑法學科的刑法碩士點是我國最早的刑法碩士點之一,從1978年開始招收刑法專業碩士研究生;1991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北大刑法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儲懷植、張文、劉守芬等老一輩刑法學家和陳興良等中青年教授組成的強大師資陣容為我國刑事法學理論的發展、高級刑事法制人才的培養以及立法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貢獻。北大刑法學科在刑法理論、刑事政策和犯罪學方面居全國領先地位。北大刑法博士點分為以下研究方向:中國刑法,外國刑法、犯罪學。刑法碩士點分為以下研究方向:中國刑法、外國刑法、刑事政策、犯罪學、刑事執行法(含監獄法)。

除了上述四個全國重點學科以外,北大法學院在國際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法律史、環境法等學科都有很強的教學和科研實力,近年來又通過引進人才和選留博士後流動站出站人員等方式進一步完善了師資隊伍,並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為創建世界一流法學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北大法學院還設有經濟法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國際經濟法研究所、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研究所、刑事法理論研究所、世界貿易組織法律研究中心、公法研究中心、稅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人權研究中心、法制信息中心等二十多個研究機構。這些研究機構每年組織許多專業的學術活動,並為研究生提供許多學術交流和研討的機會,對法學院整體學術氛圍的營造起到良好的作用。

北大法學院所屬的法律圖書館館藏量和自動化水平在綜合大學法律院系中居於領先地位。現有中外書刊8萬餘冊,閱覽座位190個和兩個「電子閱覽室」,共有50餘台聯網電腦,可以瀏覽國際網和迅速地查詢信息,使法學院的學生與世界法律發展同步。

在國際交流方面,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北京大學法學院也迅速地邁向開放的、國際化的法學院。北大法學院大力開展了海外研究與進修計劃,為教員及研究生提供擴展學術視野和增進國際交流的機會。頻繁而深入的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遍佈海外的校友和朋友,使北京大學法學院與世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法學院、法學教育和研究機構、律師事務所和政府司法機構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和深厚的友誼。目前,北京大學法學院與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美國、荷蘭、英國、台灣、香港、以及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聯合國國際刑事法庭等國際組織建立了持續穩定的交流合作關係,在學者互訪、合作研究、交換圖書資料和信息以及互派學生等方面取得了纍纍碩果。

法學研究與法律教育的繁榮使北京大學法學院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法律學人。近幾年來,法學院多次舉辦大型的國際會議及學術活動。先後有近百人次的海外知名學者和法律專業人士來到北京大學法學院進行訪問,開展學術交流和舉辦學術講座,其中包括美國最高法院安東尼·肯尼迪大法官、桑德拉·戴·奧康納大法官,哈佛大學蔡斯教授,耶魯法學院舒瓦茨教授、被譽為GATT之父的喬治城大學法學院約翰·傑克遜教授等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他們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帶來海外法學和實踐發展的最新信息。北京大學法學院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赴海外交流訪問,把中國的法學研究成果和法制建設成就引介到海外。王鐵崖教授和趙理海教授分別擔任聯合國前南國際刑事法庭法官和海洋法法庭法官,為中國贏得了極大的榮譽。

現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每年招收來自歐、美、亞、非國家的留學生約30人。每年與美國密蘇里堪薩斯法學院合作為美國法學院學生舉辦為期三周的「中國法律講習班」。受香港律政司委託,每年為該司外裔政府律師進行兩期大陸法律培訓。2003年4月,為培訓亞太地區WTO成員的高級貿易政策官員的「WTO亞太地區貿易高級培訓中心」在北大法學院設立。

北京大學法學院正在為成為世界一流法學院而努力

http://www.law.pku.edu.cn/

日曆

<< 2007·04 >>

Sun

Mon

Tue

Wen

Thu

Fri

Sa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控制面板

最近引用

    Search

    站點統計

    • 文章總數:1388
    • 評論總數:32
    • 引用總數:0
    • 瀏覽總數:Errorvisit
    • 當前樣式:default
    • 當前語言:UTF-8

    鏈接

    圖標彙集


    Powered By Z-Blog 1.6 Final Build 60816

    Copyright 2007 LetsFu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