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萬眾矚目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將首次登陸中國,而中國人最引以為傲的乒乓球比賽,將在北京大學舉辦。根據
國際奧委會要求,北京大學奧林匹克乒乓球場館建築面積約為26000平方米,場館內擁有6000個固定座位和2000個臨時座位。奧運比賽結束後,該場館將改建為北京大學綜合體育場館,從而根本解決北京大學體育設施不足的狀況,為發展高校體育事業、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滿足北京大學未來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實現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作出貢獻。
該場館建設預計總投資約2億元,建築規劃用地17100平方米。建築為地上4層,地下兩層。奧運比賽後,地下兩層可改建為地下車庫、游泳館和壁球館。
建館工作於2005年開始,2007年竣工。
體育館位於北京大學校內東南區,是2008年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專用館。2004年4月至6月,該項目業主單位北京大學向國內外公開徵集設計單位,並從6家應徵單位中選中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設計方案。同年7月,根據北京市委、市政府關於節儉辦奧運的精神,對總體設計、場館功能、規模控制、材料選用進行了優化設計,確定最終方案。
體育館「中國脊」的設計構思,充分展現了北京大學人文環境的造型理念和乒乓球運動的精神內涵。在功能定位上,本著「綜合利用、服務學校、兼顧社會」的原則,在滿足2008年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同時,還設置多項體育場地和設施。不僅能滿足學校教學、訓練、娛樂等功能服務,還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體育活動場所,並能舉辦國際、國內大型體育比賽和其它大型活動。
該項目施工總承包單位為中建一局發展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為北京市遠達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工程計劃於2007年8月竣工。這是北京奧運會十一座新建體育場館中第十座開工的場館,按計劃最後一座新建場館——用於柔道和跆拳道比賽的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也將於年內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