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
大學,也是中國近代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身份建立,最初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的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著中華數千年國家最高學府——「
太學」的學統,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聲譽。可以用「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來評價北大的歷史地位。
北京大學是目前中國實力最強的綜合性大學,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學學科是她的傳統強項。在2006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的世界大學排名,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十四位,是亞洲排名最高的大學。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北京大學是中國
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是1919年「
五四運動」的發祥地,也是多種政治思潮和社會理想在中國的最早傳播地。北京大學因而在中國文化史和近現代歷史中均享有重要的地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
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裡生生不息、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