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三年時間裡可以完成四年本科全部課程,學生必須參加課外實踐才能畢業,學校按學科門類招生不分專業,設立的文理實驗班施行「通識教育」……從2002年起,地處中原的河南大學在教學改革上頻頻「亮劍出招」,積極大膽地探索本科生培養模式,從而「盤活」了學生培養的整盤棋,讓這所百年老校煥發出勃勃生機。
七名學子提前畢業的背後
2005年,來自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尚傑和其他六名學子一起,成為河南大學歷史上首批提前畢業的學生。此後,每年都有一些學生利用3年時間完成4年本科所有課程,提前畢業。如今已是研究生二年級的尚傑談起大學生活,深有感觸地說:「我之所以能提前畢業,得益於學校學分制的全面實施。」
2002年,尚傑考入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告專業。也正是從這年起,河南大學全面實施了學分制,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量和學習進程,根據自己的安排,選擇3年至7年(5年制本科5年至8年)完成學業,但最長不能超過7年(5年制本科不超過8年)。提前完成學業的學生,可向所在學院提出提前畢業的申請,經學院和學校審查通過後提前畢業。還可以依據自身愛好選擇第二學位或第二專業,只要修滿學分,即可獲得相應專業的學位證書。學生在校期間可以跨年級自主選修課程和公共必修課任課老師。
「這樣我就能自己安排學業,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和老師,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尚傑說。在校期間他選修了攝影、管理學、歷史學等課程,「這些課程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也給了我許多其他學科的知識。」
2005年下半年,尚傑經過三年的努力學習,修完了本科階段所要求的學分,於是他向學院申請提前畢業。經過學校的認真審查,他和其他6名來自新聞與傳播學院、土木建築學院的學生成了河大首批提前畢業的學生。他們當中有的考上了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有的走進了知名企事業單位。
「3年學完成了4年的學業,提前進行畢業論文答辯和進行畢業實習,大學生活變得緊張而充實。」拿著首都師範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2004級新聞專業的李仁平別有一番體會。
「如果沒有全面實施學分制,提前畢業幾乎是不可能的。」該校教務處處長劉濟良說,「提前畢業不僅要求學生要提前一年修完所要求的學分,還要提前一年完成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對學生要求比較高。」
不參加社會實踐拿不到的「專項學分」
5月22日,是河南大學2007年下半學期選課開始的第一天。該校文學院2006級學生陳薇一大早就來到機房,第一次選課,她顯得有點興奮,「登錄我們學校的網絡選課系統,就可以看到任課教師和課程介紹等信息,避免了我們選擇教師和課程的盲目性,非常方便。」學生選課前,要先進行對課堂質量和教師的評估,成績被運用到教學管理各個方面,成了學校教學質量監控系統的重要環節,也為學分制的全面實施提供了堅實保障。
河大學分制一個最大的創新就是「專項學分」的實行,這是一種獨立於課堂教學之外的學分制,它打破了單一從課程獲取學分的方法。「專項學分」規定,學生須完成該項目的7個學分才能拿到畢業證。學生可以通過做讀書筆記、撰寫論文、進行課程設計、聽講座、參加社會實踐、參加競賽、獲得發明創造及發表文章等各種方式獲得該學分。在不少學生看來,「專項學分」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把學生從課堂上趕出來,到更廣闊的空間去發展、去成長,逼迫著到他們在課堂之外去學習和取得突破。參加挑戰杯大賽、數學建模大賽、大學生廣告藝術節以及各種各樣的省內外競賽,參加社會實踐,才能夠順利拿到專項學分。
學分制及相應的學生選課制度、教師掛牌制度的實施,推進了學校的教學改革,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目前,河大已有近20人提前一年畢業,12人獲得雙學位證書,3人獲得輔修證(第二專業證書),30多人辦理了延緩畢業手續,500多人正在選修雙學位。
不分專業的模塊教學法
從2004年起,河南大學對工商管理學、藥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等五個二級學科門類的14個專業(方向)實行不分專業,按學科門類招生。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而是被要求統一進行基礎課程的學習,兩年後再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個人興趣、專長來確定自己的專業。
同時,學校大膽地進行了教學改革,獨創「模塊教學法」,確定了「平台課」+「模塊課」的課程體系,將必修課分為公共基礎平台課、學科基礎平台課及專業基礎平台課三部分,選修課分為專業方向模塊、專業任選課和非專業任選課,其中選修課和實踐教學環節佔了很大比重。學生入學後,必須修完公共基礎課和二級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後,才轉入專業學習。王強解釋:「『模塊教學法』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而且能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和就業壓力。另外,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考生填報專業志願的盲目性。」目前,河南大學按門類招生的學科增加到了6個,涉及到25個專業(方向)。
打破學科間的專業限制,增加基礎課的學習,這其實與注重「寬口徑、厚基礎」的通識教育是相通的。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2005年9月,河南大學開設了「文理實驗班」,開始了探索本科生培養模式的新徵程。
據介紹,實驗班的學生在大一和大二不分專業,主要進行英語、文學、數學等方面的通識教育。文科班的學生同樣被要求學習物理、數學等理科知識,而理科班學生則需要學習古代漢語等文科知識。所聘任的教師不限於河南大學,大三、大四的專業課多有外校知名教授和專家學者講授,其中還將有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的專家學者。他們還可以和碩士研究生一樣到學院的圖書資料室任意借書,並享受免費上網的待遇。被錄取的70名學生被單獨分為文、理兩個班級。除學籍仍在各自院系外,其專業課的設置、考試、成績都由專門成立的實驗班辦公室管理。記者在日前公佈的《河南大學文理實驗班培養方案》中看到,通識教育和科研教學成為實驗班的特色。
「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化教育,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社會對高校學生要求的變化,都要求高校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河南大學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趙國祥說,「河南大學近些年來以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創新,來帶動學生培養各項工作的推進。」
(責任編輯:顏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