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上攜帶的紅外線陣列照相機,研究小組對天龍座星雲進行了10小時的拍攝,捕捉到了正在擴散的紅外光。這是一種人們用肉眼就能看見的紅外線,以小長條的形式出現在天空中。經過後期圖像分離處理後,在刪除所有已知的銀河系的射線後,成功獲得了該區域瀰漫著紅外輻射的高清晰實景圖像。研究小組表示,這些光線可能來自天龍星座的第三星族,這是一個假定的恆星家族,天文學家認為,該星族形成的時間比其他星族都要早。此次觀測拍攝到的這些宇宙紅外射線,極有可能就是大爆炸後出現的第一批恆星發出的,或者是由跌入第一批黑洞中的高溫氣體發出的。宇宙出現的第一批恆星可能比地球和太陽的質量大一百倍以上,而且溫度極高,也非常亮,只是都很短命,每一顆恆星只能燃燒幾百萬年。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天龍星座第三星族的恆星發出的紫外線光,將伸展成低能量的光。這些光現在是可以用紅外線觀測儀觀測到的。此次的重大發現,與美國的宇宙背景探測衛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所觀測的結果是一致的,當時的探測結果顯示,宇宙可能有一個紅外背景,它與天文學家已知的恆星並無聯繫。斯皮策的觀測也支持了宇航局威爾金森微波各項異性探測器在2003年進行的觀測結果。根據當時結果估計,在「大爆炸」發生2億到4億年後,最先形成的恆星首次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