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簡介】
新鄭州大學由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河南醫科大學於2000年7月10日合併組建而成,是一所涵蓋理學、工學、 醫學、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農學等11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是河南省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 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
鄭州大學辦學資源充足。校本部包括新校區、南校區、工學院、醫學院4個校區,總佔地面積6493畝,其中坐落在鄭 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新校區佔地面積4845畝,計劃建設總投資19.7億元,總規劃建築面積165萬平方米。
鄭州大學辦學規模宏大,師資力量雄厚。校本部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9423人,研究生6639人,外國留學生342人 。校本部現有在崗教職工5738人,其中專任教師3056人。在專任教師中,有兩院院士16人(專職3人,雙聘13人),教授518人,副教授1006人 ,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的總數達到960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7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 才工程」10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全國優秀師德教師5人,河南省教學名師7 人,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28人。形成了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層次較高的師資隊伍。
學校教學體系完備,科研條件堅實。設有43個院(系),5個附屬醫院,89個本科專業,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23 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另有1個專業博士學位點,7個專業碩士學位點,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 教學科研平台堅實,現有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 57個省級重點學科。各級、各類科研機構169個,其中,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技術研究推廣中心,2個教 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7個省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1個河南省實驗動物中心, 1個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重點社會科學研究基地,9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具有較強的基礎研究、應用研 究和科技開發能力。
鄭州大學基礎設施完善,辦學條件優越。是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的「造林綠化400佳單位」。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 總值達5.05億元。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8.4萬平方米,館藏圖書530餘萬冊。擁有1個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學術期刊13種。學校還合作興辦有升 達經貿管理學院、西亞斯國際學院、體育學院。
鄭州大學學術氣氛活躍,對外交流廣泛。先後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餘所國內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與美國、 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芬蘭、烏克蘭等國家和我國的香港、台灣等地區的84所知名 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學、科 研、醫療、管理、學生工作和後勤服務等方面多次獲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鄭州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黨和國家領導人賈慶林、李長春、羅干 、李嵐清、中央政治局委員劉雲山、國務委員陳至立等分別到校視察指導工作,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來鄭大調研或現場辦公。 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學校在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校園建設、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長 足進步,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勢頭。
鄭州大學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加快發展為中心,以學科建設和新校區建設為主線,優化結構,發展內涵,突出特色 ,擴大開放,立足中原,面向全國,走向世界,主動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跟蹤世界科技、文化發展趨勢,著力推進學 校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努力把鄭州大學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具有區域示範作用的綜合性大學。
鄭州大學歷史沿革:
新的鄭州大學成立於2000年7月10日,由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和河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而成,是一所理、工、醫、文、史、哲、法、經、管等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
原鄭州大學創建於1956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54年教育部擬改變高等學校的佈局,指令由山東大學負責,在鄭州籌建一所新的大學, 由山東大學支援師資,即現今的鄭州大學)。1991年黃河大學併入。1996年11月通過國家「211工程」部門預審,1996年6月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正式批復,將鄭州大學列入國家「211工程」項目院校進行重點建設。並校前已基本形成了文理滲透、理工兼容,文、理、工、財經、政法等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
1963年河南省決定,將原鄭州大學水利、機械、土建、電機4個工科系分出,成立河南工學院後改為鄭州工學院。1996年4月更名為鄭州工業大學,並校前已成為以工為主,文、理、經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工科學校。設有9個系和3個系級教學機構,19個本科專業,1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原鄭州工業大學成立於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屬的重點院校。原名鄭州工學院,1996年4月更名為鄭州工業大學。經過37年的建設和發展,並校前已成為以工為主,文、理、經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工科學校。 原鄭州工業大學成立於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屬的重點院校。
原河南醫科大學1928年在開封成立,原名河南大學醫科,後改名河南大學醫學院,1952年從河南大學分出,更名為河南醫學院,1957年遷至鄭州,1984年更名為河南醫科大學。並校前河南醫科大學是以醫學為主的省屬重點高等醫科院校。
鄭州大學是河南省惟一的一所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在河
南省惟一重點支持的高校,是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國家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地方性高校。鄭州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黨和國家領導人 賈慶林、李長春、羅干、李嵐清等到校視察指導工作。省委、省政府領導主要領導多次來鄭大現場辦公,給予學校極大的關心和支持。
新鄭州大學由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河南醫科大學於2000年7月10日合併組建而成,是一所涵蓋理學、工學、 醫學、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農學等11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是河南省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 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
鄭州大學辦學資源充足。校本部包括新校區、南校區、工學院、醫學院4個校區,總佔地面積6493畝,其中坐落在鄭 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新校區佔地面積4845畝,計劃建設總投資19.7億元,總規劃建築面積165萬平方米。
鄭州大學辦學規模宏大,師資力量雄厚。校本部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9423人,研究生6639人,外國留學生342人 。校本部現有在崗教職工5738人,其中專任教師3056人。在專任教師中,有兩院院士16人(專職3人,雙聘13人),教授518人,副教授1006人 ,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的總數達到960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7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 才工程」10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全國優秀師德教師5人,河南省教學名師7 人,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28人。形成了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層次較高的師資隊伍。
學校教學體系完備,科研條件堅實。設有43個院(系),5個附屬醫院,89個本科專業,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23 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另有1個專業博士學位點,7個專業碩士學位點,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 教學科研平台堅實,現有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 57個省級重點學科。各級、各類科研機構169個,其中,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技術研究推廣中心,2個教 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7個省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1個河南省實驗動物中心, 1個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重點社會科學研究基地,9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具有較強的基礎研究、應用研 究和科技開發能力。
鄭州大學基礎設施完善,辦學條件優越。是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的「造林綠化400佳單位」。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 總值達5.05億元。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8.4萬平方米,館藏圖書530餘萬冊。擁有1個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學術期刊13種。學校還合作興辦有升 達經貿管理學院、西亞斯國際學院、體育學院。
鄭州大學學術氣氛活躍,對外交流廣泛。先後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餘所國內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與美國、 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芬蘭、烏克蘭等國家和我國的香港、台灣等地區的84所知名 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學、科 研、醫療、管理、學生工作和後勤服務等方面多次獲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鄭州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黨和國家領導人賈慶林、李長春、羅干 、李嵐清、中央政治局委員劉雲山、國務委員陳至立等分別到校視察指導工作,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來鄭大調研或現場辦公。 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學校在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校園建設、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長 足進步,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勢頭。
鄭州大學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加快發展為中心,以學科建設和新校區建設為主線,優化結構,發展內涵,突出特色 ,擴大開放,立足中原,面向全國,走向世界,主動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跟蹤世界科技、文化發展趨勢,著力推進學 校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努力把鄭州大學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具有區域示範作用的綜合性大學。
鄭州大學堅持以學科建設為主線,優化結構,發展內涵,突出特色,擴大開放,立足中原,面向全國,走向世界,主動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跟蹤世界科技、文化發展趨勢,著力推進學校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努力把鄭州大學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具有區域示範作用的綜合性大學。
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一,2007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六十,2007中國大學理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二。鄭州大學歷史學專業在2007中國大學歷史學50強中名列第二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