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中學英語新教材的深入使用,英語的聽說讀寫等學科素質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視,中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已經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這為高考英語科增設聽力測試奠定了基矗廣東省經過1997年和1998兩年的「3+X」高考科目設置改革試點(英語科增加聽力測試)後,於1999年開始啟用國家考試中心命制的含聽力部分的高考英語試卷。2000年這種試卷推廣到吉、晉、浙、蘇四省,2001年聽力測試又成功地在全國18個省市大範圍推……
一、命題依據
新《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學科課程標準》中對聽力的二級目標要求是NMET聽力試題的命題依據。它要求考生能聽懂英美人士的錄音材料,能聽懂所學語言範圍內用正常語速談論日常生活的內容,能聽懂沒有生詞、題材熟悉、難度略低於所學材料的語段,語速為每分鐘120個詞,聽一遍能理解大意,聽二至三遍能瞭解其中重要的細節,理解正確率要求達到70%。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學科考試說明》指出,聽力主要是測試考生理解口頭英語的能力:對特定情景中的對話或獨白的整體輸入和理解,有效信息的輸入和準確的理解,以及同時存貯和加工多條信息的能力。
二、題型特徵
本部分共分兩節,第一節是五段短對話(一般為一問一答形式),每段對話後設一個小題(共5小題,每小題1.5分),從每小題所給的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的錄音材料僅讀一遍。
第二節是五段長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後設幾個小題(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從每小題所給的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或獨白的錄音材料讀兩遍。
對話部分由一男一女朗讀(一般為英音),談話雙方的聲音特點明顯不同,身份明確;朗讀速度約為每分鐘42~45個詞(近兩年的試題情況);考生實際的聽力理解時間一般控制為20分鐘左右。
三、素材特點
一般來說,聽力理解的語言材料有別於閱讀材料,語言結構不如書面語言那麼嚴謹,屬於交際性語言。它來源於生活,體現生活,和我們日常生活有密切聯繫,具有口語特徵,諸如猶豫、停頓、重複、思考、重音、略音、拖長音、被打斷、語序顛倒等,句子簡短,冗余信息多。
聽力語言材料的內容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風土人情、時事和科普常識等方面。常見的日常生活的話題有:問候、邀請、看並約會、購物、通知、問路、打電話、談論天氣、詢問時間、自然災害、新聞報道等內容。聽力語言材料的長度適宜,既有足夠的信息量供試題設計問題,又不會給考生增加記憶負擔,最長的一段語言材料只有150個詞左右(近兩年的試題情況),最短的對話也創設了一個較明確的語境。
四、試題考點
對話理解是考查學生在一定語境或情景中所表現出的快速反應、推理判斷能力;短文理解則是在此基礎上考查學生對一個結構比較完整,意義相對連貫的語段的理解能力,是一種高層次、有難度的聽力測試形式。高考英語聽力試題主要有以下四類考點:
1.領略主旨大意,概括話題內容(knowaboutthemainidea)
要求考生對聽到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全面的領會。任何一段對話或獨白都是圍繞一個中心展開的,有時主旨大意較明顯,有時則需要歸納、概括。常見的考查話題的問題有:
Whatarethetwospeakerstalkingabout?
Whatarethetwospeakersdoing?
Whatisthetalk/dialogueabout?
What′sthepassagemainlyabout?
What′sthetopicofthepassage?
2.獲取具體事實,把握信息聯繫(understandthedetailedfactualinformation)
要求考生聽清、聽懂事實信息,精確理解具體細節、特殊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價錢、數量、原因、目的、結果等,同時,還要對所聽到的信息做簡單的處理,比如數字運算、時間順序、比較篩癬同義轉換、因果關係、深層推理等。理解具體信息有助於把握話題內容領會說話者意圖,是聽力考查的重點項目。常見的考查細節的問題有:
WhenshouldSusangotomeetProfessorBrown?
Whatiswrongwiththegirl?
Whatisthewoman′shousenumber?
OnwhichdaywilltheJapaneseMusicConcertbeheld?
Howmanythingsdidthesalesmanshowtothebuyer?
What′stheman′sjobnow?
Howdoesthemanpayforthetickets?
Howmuchdoesthemanwanttochange?
Whereisthewomangoing?
WhathasJohnpromisedtodo?
Whomwouldtheyturntoforhelp?
Whichofthefollowingisright/true?
Whyaremanyroadsclosedinthenorth?
Whydidthespeakergetaparkingticket?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