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NOTICE TAG CLOUD GUESTBOOK
RSS
CATEGORY




1
Comments

4
ReadTimes


更多主題


簡體版

最短的冷笑話

2007-03-06 18:30:31 -  8
並不是完美無瑕的有效市場,股市參與者的非理性是不可避免的,股價“泡沫”是經常發生的。股市要在價格的起伏波動中使參與者獲得差價利益,此時有點常態“泡沫”用不著大驚小怪。投資者需要警惕的是,要盡量防止熱了再熱,“泡沫”因市場狂熱而吹得非常之大,以致常態“泡沫”演變成非常態“泡沫”,從而隨時會破滅並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以什麼認定股市“泡沫”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曾表示,歷史上迄今為止的所有泡沫都是事後確認的。泡沫論都是自說自話、自編自導的。估值有不同的標准,自然就有不同程度上的泡沫。

  那麼,“泡沫”究竟如何測定,如何界定它是處於常態階段還是非常態階段呢?通常,一些專家采用的是以下方法。

  1.市盈率(PE)法

  股票價格與每股盈利相對比的市盈率測定法,把國外的股票市場市盈率作為參照系。計算市盈率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

  以2006年為計算基准,股市目前的靜態整體平均市盈率約為62倍。而15倍市盈率是一個全球成熟市場的均值,即便是金磚四國的另外三國巴西、俄羅斯、印度等,其估值也在此數值左右,除去日本市場及納斯達克,全球大型市場2007年的市盈率罕有超過20倍的。

  參照世界大部分股市在牛市中後期,市盈率都在60倍左右的事實,我國股市已經進入“泡沫”階段。即便按照動態市盈率算,業內預期,2007年和2008年市場平均市盈率都已分別高達37倍和29倍。

  2.儲蓄收益率比較法

  由於對市盈率標准不能獲得普遍認同,有專家就拿股票市盈率與儲蓄存款率比較,當股票收益率高於儲蓄收益率時,股市才有投資吸引力。

  按這個方法算,我國目前1年期儲蓄存款利息率為3.87%,相當於26倍的市盈率。股市的收益率應該高於儲蓄收益率,因此股價應當低於26倍市盈率才有吸引力。但是,鑒於我國流動性過剩及上市公司業績的調整增長,業內認為,40倍以上的市盈率可以接受。

  3.總市值占GDP比重法

  10月11日,滬深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28萬億元,再加上香港上市的市值5.8萬億元和新加坡上市的市值4萬億元,我國上市公司總市值約37.8萬億元。

  以2006年我國GDP共21.09萬億算,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總市值占GDP的比重為1.77倍。在美國股市的最近100年中,這個指標最低為0.4,最高為1.6。高點曾經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在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前,另一次發生在1999年。

  專家教路

  學會泡沫化生存

  值得一提的是,籠統地說股市“泡沫”並不客觀。目前,一方面是部分股票市盈率奇高,拉高了市場平均市盈率;另一方面,部分股票市盈率卻是相對合理,甚至是低估。投資者對不同個股宜區別對待。

  目前,在爭論泡沫沒有多大意義的情況下,投資者如何學會泡沫化生存,成為一個現實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股市是以散戶為主體的股市,追漲殺跌是散戶的特點,常態泡沫正是在這種情緒下向非常態泡沫轉化的。樂極生悲,泡沫越大越容易破滅,當泡沫破滅股價暴跌時,往往會出現大量的套牢者。

  有專家認為,牛市泡沫階段的操作為:股市泡沫破滅的成本最終由經驗欠缺的個人投資者(尤其是負債炒股的投資者)和急功近利的機構以及企業法人承擔。因此,股市進入泡沫階段後,以下投資者不宜進入泡沫階段:一是投資經驗欠缺的個人投資者;二是挪用生產經營資金炒股的機構;三是負債炒股的個人投資者;四是非理性投資者。可以說,股市泡沫階段的參與者都是非理性的噪音交易者。

投資理財:

      
2008/04/05 02:46 2008/04/05 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