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興 老子秘語 - 網路之家

尹國興 老子秘語 - 網路之家 - 尹國興 老子秘語


!!!!! > 進入超人氣園地 < !!!!!

尹國興 老子秘語


                        鋒星大事記



 1、1969年9月22日上午,甘肅省武威縣金羊公社新鮮大隊第十三生產隊農民王紅上等人在古雷台下挖掘戰備地道時發現古墓,內有大批精美文物,他們將文物拉回藏匿,準備賣銅買馬;幾天後,武威縣文管幹部黨壽山聞聽此事,在派出所民警張有的配合下將文物收回,後入藏甘肅省博物館。
 2、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國賓努首相訪問蘭州,在工作間隙訪問甘肅省博物館,對雷台漢墓出土文物十分讚歎,並將墓主儀仗隊伍最前面的銅馬命名為「馬踏飛燕」,後改稱銅奔馬。在郭沫若的提議下,雷台漢墓出土文物被充實到「文化大革命」出土文物展中,四海巡展,形成了「四海盛讚銅奔馬,人人爭說金縷衣」的熱潮。
 3、1972年,甘肅省博物館發表發掘報告,認為雷台墓是東漢墓,墓主人姓張。雷台漢墓之說自此始。
 4、1983年10月,銅奔馬被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5、1984年,蘭州學者牛龍菲發表文章,引東漢張衡「龍雀蟠蜿,天馬半漢」一文,認定銅奔馬即是天馬,其稱名應是「馬超龍雀」。
 6、1992年,甘肅省博物館何雙泉發表文章,認為雷台墓是前涼墓 (即晉墓)。
 7、1993年,北京大學吳榮曾發表文章,認為雷台墓是晉墓。
 8、1995年,武威學者董洪提出雷台墓墓主是東漢初的張江。
 9、1996年初,雷台漢墓二號墓被發現。
 10、1996年,銅奔馬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同年,銅奔馬被確定為出土地甘肅省武威市的城市標誌。
 11、1999年7月,全國高考以銅奔馬為命題測試百萬學子。同年,銅奔馬被有關人士推薦為國際旅遊標誌候選者,與巴黎埃菲爾鐵塔、美國自由女神像一起等待最後裁定。
 12、1999年底,紀念銅奔馬發現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召開。與會學者總結了雷台漢墓研究的主要疑難:一、墓主身份問題;二、銅奔馬的名稱問題;三、成組車馬俑的排列組合問題;四、墓葬斷代問題。
 13、2000年,銅奔馬被收入小學和中學課本。
  14、2002年8月,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周建華、羅文擘的《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一書,該書是對銅奔馬研究的一次系統總結。
  15、2003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孫機發表文章,支持雷台墓為晉墓。
 16、2004年底,蘭州學者尹國興發表文章,引東漢張衡「將軍騎官房外居,鋒星修柔去極疏」一文,認定銅奔馬的實名為「鋒星」,武威雷台漢墓墓主為中國道教祖師張道陵。
  17、2005年8月,鋒星旅遊網網站開通試運行。網站系統介紹了雷台漢墓及其相關知識,圖文並茂,是學界和普通公眾瞭解雷台、認識雷台的知識平台,是雷台漢墓研究開發的新成果。網站開通後,形成了每日訪問200次以上的穩定流量,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18、2006年8月,尹國興《老子秘語》一書由山東齊魯書社出版發行。該書收錄了雷台漢墓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討了雷台漢墓與道家文化的關係,有力批駁了「為晉墓」等錯誤認識,把雷台漢墓的研究推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19、2006年12月,雷台玄井之謎被揭開。雷台漢墓中有一座兩千年的老井相伴,在古代墓葬中實為奇特,專家考察後認定此為張陵古井(天師井),是用來標定墓主身份的重要建築。這座出於宗教目的而修建的井曾是世界上最堅固的井,它歷經漫長的年代和多次大地震安然無恙,是中國古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客觀反映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水平。張陵古井的發現,是繼確認雷台墓主之後另一項重大收穫。



日曆

<< 2007·11 >>

Sun

Mon

Tue

Wen

Thu

Fri

Sa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控制面板

最近引用

    Search

    站點統計

    • 文章總數:382
    • 評論總數:32
    • 引用總數:0
    • 瀏覽總數:Errorvisit
    • 當前樣式:default
    • 當前語言:UTF-8

    鏈接

    圖標彙集


    Powered By Z-Blog 1.6 Final Build 60816

    Copyright 2007 LetsFu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