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莫白也是出名的政治詩人,他是八十年代台灣文壇十分活躍的人物,著有詩集《戶口名簿》和《台灣組曲》及詩論《詩的沉思》。他的詩充滿了對現實的關注和抗爭,1982年「一位優秀的人才在省議員選舉中意外地落選」使詩人十分憤怒,有感而發寫下了《我為你張貼了標語》,詩中寫道:「我要把標語貼滿這街道/讓原則遽失的年代甦醒過來/ 我要揭穿這場騙局/ 喚醒沒睡的同胞/ 在這黑暗中睜亮雙眼/ 讓逐漸枯萎的心中/ 重新盈溢盎然的綠意」,
如王仁 《載瓦的老人》這樣描寫道:「驟見你佝僂身影 穿梭/ 柏油路 未涼的初夜/ 幾片老泥瓦/ 一輛破雙輪/ 於鋼筋水泥上 繁車隊間/載我的情緒回童年……」此外,
雨弦的《盆景的話》把遠離故鄉的遊子那份淒涼寂寞的心境和對祖國運動牽夢繞的呼喚表現得千回百轉。他在詩中寫道:「小時候/ 就離鄉背井/ 來到這有土無地的/ 院落/ 仰不見天,俯不及地/ 總是常被人修剪/ 且隨時扭曲成/ 他們所喜歡的/ 一種樣子」,「沒有深植的根/ 吮水之後/ 即暗自落淚……/ 故鄉呵/ 你在哪裡?」
新女性主義文學出現了。曾心儀、李昂、廖輝英、蕭颯、朱秀娟、袁瓊瓊、蘇偉貞、蔣曉雲、李元貞、楊小雲等人為代表的新女性主義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