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掌上開發程序員全掃瞄
前段時間,我擁有了一個palm,並認識了很多PDA的網友。在這個圈子裡,很多人都是癡情於PDA的愛好者,他們的狂熱可以感染任何新加入者。無論是擁有Palm被稱為「胖子」還是擁有WinCE機型而被稱為「蜥蜴」,這些名字都讓人感到親近。當然在這群人中,少不了在掌上設備上做開發的程序員。
中國的PDA市場一直處於初級階段,無論是Palm還是WinCE的機型,其高昂的價格限制了在中國的普及。由於硬件市場的不成熟,使得軟件市場顯得更為單薄,中國人開發的PDA軟件少得可憐。但隨著PDA市場的不斷成熟,肯定有一天會突破其市場銷售劇增的臨界點。到那時,或許這些先行的程序員就會佔據有利的位置。
雷颺再刮C-Star狂飆
雷颺是原金山詞霸的主程序員之一。在離開金山之後,他創建了摩英軟件公司,主要面向各種掌上和移動設備的軟件開發。在這個行業中,他又一次取得了成功。而香港的一份雜誌在去年也把雷颺評選為影響中文電腦的50人之一。
在1998年底,我將金山詞霸3.0版本開發完成後,剩下的就是市場的推廣和銷售了,現在可以輕鬆一下了。當時我有一個飛利浦的掌上設備,帶鍵盤的那種。因為需要進行一些中文處理,所以利用這個時間做了個簡單的基於WinCE的中文平台。
有一天在網上的討論組中看到幾個海外華人在談論自己的機器無法處理中文,其中有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華人。我隨便留了個答覆,說:「我可以做啊!」後來就忘了這個事情,但有心的網友利用留下的網址找到我出售共享軟件PDF-Lock的網站,又從網站上找到了我的電話,並通過國際長途要求我盡快做一個,並提出願意購買這個產品。
其實當時微軟已經推出了WinCE的中文版,但國外銷售的機器都是英文版操作系統,因此存在對中文平台的需求。我當時的版本非常簡陋,也沒有安裝程序,屬於DIY的產品,用戶需要很小心的安裝和修改配置。在後來的一年中,我基本上每星期抽出一點時間完善這個產品(即C-Star),二個月左右推一個新版本。後來又逐漸為這個程序增加了安裝程序和使用手冊。
到1999年10月份,金山詞霸2000也已經開發完成了,作為一個詞典類軟件,我覺得從程序本身來講沒有更多可以突破的了。而且多年的開發很艱苦,所以想換一下思路,輕鬆一下,因此我離開了金山。到12月份,忽然想到自己的C-Star軟件還一直處於測試階段,所以靜下心來,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推出了1.0的正式版。
後來可以說是個機遇。在2000年4月份,微軟發佈了WinCE3.0英文版,也就是Pocket PC。在此之前,微軟推出的WinCE版本一直倍受指責,而且在發佈3.0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微軟在掌上系統方面沒有什麼動作,其實微軟是在潛心開發自己的Pocket PC系統。但外界對此一無所知,很多公司也沒有準備。而在3.0的機型上市之後,市場反響非常的好。作為國際市場的一部分,香港市場也銷售很好,同時其中文化的需求也非常強烈。很多廠商,包括夏普、康柏、惠普等都找到了我,要求做C-Star的捆綁銷售,而當時這個產品在網上的銷售也非常不錯。
有了良好的銷售基礎,6月份我在北京成立了公司,從那時到現在,公司已經從兩三個人擴充到了十幾個人的開發隊伍,關注的領域也從C-Star這一個產品擴展到了掌上設備和移動設備的軟件及後台服務。除了PDA,還有車載和工業控制設備軟件的開發。而現在主要的業務方向則是個人使用的小工具軟件,比如M-Beam和M-Phone等。
現在我們的產品開發都是面向國際市場的,因此還在國外的PDA雜誌上發佈軟件廣告,每次的廣告費至少用要1000美元。因為國內的PDA軟件市場很小,養不活自己。但國外的市場硬件產品基數比較大,而且購買能力也強,同時對質量的要求也比較高,面向國際市場做,就可以同時把我們軟件質量水平,管理水平提高上去。
現在大部分PC上的軟件只是考慮到個人的應用,但從發展的趨勢看,這些軟件還需要和掌上設備結合起來,比如PDA和各種通訊設備,而且要和移動數據庫結合起來,這樣才會比較有前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