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批珠海合肥不理宏調抬樓價牟利
(2005-06-16)
(聯合早報網訊)新華網昨日發表文章,點名批評珠海、合肥等部分地方政府為了自身利益而鼓勵炒樓。文章稱,近年一些城市樓價上漲過快,與地方政府的主導或參與密不可分。一些地方政府對經濟適用房(類似本港居屋)、廉租樓棄而不建,卻集中批建高級住宅,低價徵地,轉手高價出讓,甚至有人與發展商勾結哄抬地價,炒賣地皮,炒作樓價,牟取私利。國家此次出台的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努力穩定樓價,無疑觸及一些地方政府及個別工作人員的利益。
新華網的文章指出,7部委穩定樓價的意見出台一個多月,一些地方的房地產市場不同程度地出現降溫,價格上漲趨緩,投機炒作行為受到一定遏制,消費者買樓行為漸趨理性。但也有不少地方的房產炒家對樓市仍持樂觀態度,甚至有人在趁機吸納低價樓。媒體報道的消息顯示,正是一些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的表態,在支撐炒樓者的信心。
文章引述合肥市一名有10年炒樓經驗的費先生說,合肥的樓價只會升不會跌,因為雖然國家出台的政策很嚴,但地方的實施細則很寬鬆,對投資買樓基本沒有影響。
文章指出,費先生的話在合肥市房產局、開發辦公室負責人最近的表態中得到印證。合肥市房產局負責人明確表示,等待減價、打壓樓價的心態是一個誤解。合肥市開發辦公室負責人更直言,合肥的樓價要降也降不下來,因為這是從低價拉起來的。
另外,珠海市的房地產商最近也吃了一顆「定心丸」。該市建設局長近日在座談會上明確表態說,「珠海的樓價還沒有體現我市的價值」,潛台詞就是珠海的樓價還應該會上升。這顯然很符合房地產商的意願。據媒體報道,類似情在東北也有。
文章說,國務院辦公廳在轉發7部委意見時明確指出,要「突出重點、區別對待,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中國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樓價差距也很大。這次7部委抑制樓價的意見是否能夠達到目的,關鍵還在於地方政府如何落實。
文章指,如果一味從地方經濟發展、財政收入甚至個人利益的角度看問題、亂表態,落實政策時七折八扣,宏觀調控政策就難以達到目的,可能樂了發展商和炒樓者,苦了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