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指·南·
又是歲末年初時,石家莊樓市又走過了不平凡的一年。近幾年來,在全國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房價持續上揚的大環境下,石家莊樓市也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新盤遍地開花,概念層出不窮,房價快速攀升,彈指一揮間已突破4000元大關!百姓大叫:再漲就崩盤!專家高喊:房價不會降!政府則用不斷出台的新政來控制房價、規範市場。國六條、90/70政策、央行加息、未封頂樓盤按揭叫停、經適房回購等一系列政策連環出擊,對房地產市場來說,「調控」絕對是2006年的關鍵詞。但是,調控的結果卻是房價依然堅挺。看似嚴厲的調控為何變「空調」了?到底是政策失靈、執行乏力?還是暴風雨前的平靜?讓我們冷靜頭腦,客觀分析,一起回顧06年石家莊房地產市場,展望07年樓市走向。
一、2006年石家莊商品房住宅市場
回望06年石家莊住宅樓市,頗有一種「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感覺。似夢非夢間,住宅市場已是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房價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單價不斷刷新;購房者徹夜排隊憑號選房,期待「中標」;地價猛漲,新「地王」不斷觸動人們脆弱的神經似乎一切還來不及思考。
現象篇
1. 東西部樓市發展趨於平衡。
2003年以來,政府一直在著力於加強城市東南分區建設,「樓市東南飛」似乎成了石家莊房地產開發的唯一正確方向。今年,東南部樓市的熱度依舊有增無減:眾美鳳凰城、聯邦東方明珠、心海作品2006、珠峰國際茉莉組團、天然城,往日不溫不火的石家莊橋西樓市也集中爆發了一把:春江花月、盛典蘇州、天山·觀瀾豪情、金正·締景城、納帕溪谷·花庭等住宅項目先後開盤銷售或處於咨詢階段,一年開發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從區域發展角度而言,省會樓市終於進入到均衡發展時期。而樓市向西的根本原因,還在於越來越成熟和急迫的市場需求。首先,從地緣性來說,橋西人當然還要在橋西買房子,以往開發的項目基本都聚於東南區域,橋西消費人群只能望梅止渴;其次,政府城市規劃的需要,「東拓西優南延北垮」為橋西樓市指明了方向;第三,東南區域可利用土地面積的減少;最後,槐安路的東西貫通也為橋西樓市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2.淡季不淡,小戶型演繹瘋狂。
今年5月底,九部委出台了《關於調整住房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要求新開工項目中套型建築面積小於90平方米的房屋比重不得少於70%。此政策一出台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引來了一場口水戰。那些原本唱花旦的小戶型項目立馬身價暴漲,儼然成了搶手的「格格」。樂模、紅人公館、鑫源名居、聯邦.東方明珠等小戶型項目相繼開盤熱銷,與往年淡季相比,淡季不淡。某些樓盤甚至需要買主「抽號」,買到房子好比中了彩票,於是有了「買房如買菜」的說法,真是讓人啼笑皆非!於是在業內就有了小戶型演繹「瘋狂歌女」之談資。
3、 「追歐趕美」,戶型日趨合理,於前進中被迫完成品質提升。
與前幾年賣虛幻的概念不同,今年的項目更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從早期的「澳洲風情」到如今的「意大利景觀」、「荷蘭鄉村」、再到「園林文化」、「古典文化」、「威尼斯水城」,在項目宣傳上頗有「追歐趕美」之態勢;同時隨著外來開發商的大批進駐和老百姓日益挑剔的眼光,開發商在炒熱石家莊樓價的同時也化蛹為蟬、艱難地走上了提升產品品質之路。小區景觀更趨完整、新工藝新材質的運用、戶型設計上的多樣化,讓以往被唾棄為「垃圾」的石家莊樓市也掙回了顏面。
4. 退而求其次,近郊項目入消費者法眼。
從當前石家莊樓市的客觀現狀和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切實收入來看,在二環以內買房恐怕是一輩子都難以完成的「偉業」了,即使貸款購得,日後也被高額的還款壓力定死在「房奴」的十字架上。嚴峻的現實逼迫大家買房就圖「便宜」了,哪裡還有雅興關注地段、環境、戶型?今年以來,龍泉花園、城宇花園、郎潤園、永興花園等郊縣項目以低廉的價格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應該說,經濟實惠的郊縣房是工薪階層比較現實的選擇。從目前的情況看,郊縣樓盤多用於自住,隨著石家莊城區面積的擴大,投資價值也會有一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