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如果丧失了客观和诚信那真是一件可怕也另人不齿的事。今天在《21世纪经济报道》刚看到这篇文章时,看到那些白纸黑字和具体而微的报道,当时还真觉得重汽这次真是出大问题了。但反覆看了文章,尤其是「但在潍柴的技术人员撤出之后,杭发在「挤丝工艺」的运用方面出现了偏差」之类的话,反到生了疑心。难道潍柴的人就神的这份儿上,杭发的人也笨到这份上——原先是一家时好多年就是学不会,一分家就抓瞎了。而且市场上用户都那么傻:照此文「连杆断裂故障是自今年春节以后开始的」,那么重汽一季度就销了14000多台车,要是这么大面积的出现质量问题,这么多用户也不闹事、也不口碑相传、也不反映到媒体曝光,反而让重汽在二季度又多卖出去17000多台车。重汽又不是保密局的下属单位,再怎么「秘密地进行着」也捂不到现在呀!难道今年的重卡市场就火到这份上,有质量问题也顾不得了?
还是争取兼听则明吧。本人下午给重汽、济南动力、杭发、杭发的几家特约技术服务站去电话查证。反应都大同小异,一是莫名其妙,二是郑重声明绝无此事。同时也有暗示有竞争对手给重汽造谣抹黑已有多起了。但类似此次以有影响的正规报纸指名道姓、无中生有的所谓「彻底调查」还是首次遇到,重汽也在考虑做出适当的反应。
本人同时也询问了两个今年初购买重汽车的同行,车早跑过了5000公里,根本没有什么连杆断裂的问题。所以尽管此文写的有鼻子有眼,煞有介事。但老实说这年头媒体的公信力实在令人存疑,我还是宁愿相信自己了解到的。尽管此文结尾巧妙的做了个扣子——「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用户服务中心对外统一的答覆是给予了否认:「没有连杆断裂的问题。」」这就好像说「精神病的重要特征就是否认自己有病」,那么正常人一旦被说成是精神病就很难证明自己不是了。
此次事件到底如何演变,大家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