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6-6-8 2:13:03 來源:東方今報 今報記者 李凌
5月中旬,記者從國資委獲悉一組數據:今年1~4月,永煤集團永城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永煤集團)銷售收入59.5億元,同比增長131.8%;平頂山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煤集團)銷售收入42.16億元,同比增長只有1.1%。連續兩年在利潤上超過平煤集團後,永煤集團首次在銷售額上超過了平煤集團。
而在2003年之前,平煤集團的利潤、銷售額都是省屬國企的老大。
說來有趣,這是河南煤炭行業的兩家領頭企業,一個利潤連續兩年名列省屬國企之首,一個銷售額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煤炭行業首位。它們的夢想是相同的:都想做成行業第一。
作為煤炭行業的全國老二,平煤集團的煤產業與非煤產業齊頭並進,促進產業結構更趨優化,整體實力明顯;而作為河南省乃至全國最有活力、最具成長性的工業企業之一的永煤集團,其理想是打造百年永煤,因此他們選擇了強勢擴張的道路。
兩家企業發展軌跡各不相同,也隱含著明爭暗鬥。不同的發展戰略為它們帶來了不同的結果。
2000,改革年
剛剛下放地方管理一年多的平煤集團,煤炭賣不出去,工人工資發不出來。
而永煤集團年銷售收入不足5個億,名列省內國企「虧損榜」第二位,等待著被人兼併。
如果時光回到幾年以前,永煤集團是「虧損大戶」。2000年時,原國家煤炭部下屬企業永煤被國家下放成省管企業,基建貸款被取消。
在河南省幾大煤礦中,永煤集團當時只能算是小老弟,「虧損記錄」令人吃驚:1999年虧損0.97億元,2000年虧損1.18億元,為全省第二虧損大戶,這時它是一個瀕臨被兼併的企業,同處在永城市的神火集團已經把兼併永煤提上了議事日程。只是後來神火集團內部出現了分歧,否則現在不會再有永煤集團了。
2000年7月份,陳雪楓出任永煤集團總經理,開始實施「新政」,按照「以煤為主,適度相關多元化」的發展思路,產品品種由最初的兩三個增加到近20個,當年,永煤扭虧並盈利2600萬元。
這時,平煤的日子也不好過。
平煤集團是國家「一五」重大建設項目,也是新中國自行開發建設的第一個特大型煤炭基地。
1998年9月,平煤集團下放河南省管理。平煤集團百里礦區,儲存著103億噸原煤,在全國煤炭行業位居第二,素有「中原煤倉」之稱,綜合經濟效益全國第一。
但進入1996年,煤炭市場開始持續低迷,平煤處境艱難,一度退居全國第八。
2000年後,煤炭市場轉暖,行業呈現高速發展態勢,一些大企業率先打破地域界限進行資源整合。
平煤集團積極實施煤炭資源整合和煤電一體的發展戰略,做大做強煤炭主業,同時加快電力、化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煤炭市場低迷時,平煤集團的年產量不足2000萬噸,客戶多達上千家,年需求量30萬噸以上的客戶卻只有三五家。客戶離散度大,市場風險集中。煤,賣不出去;款,收不回來。
受到沉重打擊以後,平煤開始推行大戶戰略,先後與寶鋼、武鋼、湘鋼、揚子石化等29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供貨關係。
2000年5月,湘鋼集團因使用小煤窯所供煤炭發生嚴重質量事故,企業面臨停產。
平煤發運3萬噸優質煤炭,解了湘鋼的燃「煤」之急。從此,湘鋼不再從小煤窯進煤,轉而把平煤作為自己的「糧倉」。現在,這29家企業就佔了平煤總銷量的82%,而其他100多家客戶加起來還不到20%。
2004,發展年
兩家都選擇了資本運作,但一家走的是「行業間合作、實業經營」的道路,另一家走的是「跨行業、跨地區合作、重組」的道路。
如果沒有以陳雪楓為首的決策班子超出常理的出牌,就不可能有永煤資本迅速膨脹的奇跡。僅僅幾年,永煤的總資產攀升到80億元,淨資產由5億元增長到30億元也不過用了4年時間。有人認為,其中的60%是資本運作帶來的。
河南的煤資源雖然豐富,但後續的資源開發已經成為諸多資源型企業尤其是煤炭企業考慮的深層次問題,探尋企業新的發展方向成為當務之急。
很快,永煤看上了位於貴州黔西縣的黔金煤礦。那是個在建煤礦,設計生產能力為每年45萬噸,總資源儲量有8000萬噸,且有著大量低硫、低中灰、特高發熱量的無煙煤。
2004年年初,永煤集團重組貴州黔金煤礦。重組後的黔金煤礦更名為永煤貴州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永煤的股權比例為61%,其他幾家股東則占39%。
同時,永煤積極進行資本運作,增值國有資本,吸納國際資本,引進12個新的投資主體,組建了10個控股或參股公司,初步建立了集團發展的長效機制。
懷揣資本運營和產業整合兩把利器,永煤集團近幾年似乎所向披靡。
按照規劃,3至5年內,永煤集團將被建成以礦業、化工、電力為主要支柱產業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大型國際化能源企業集團。永煤的產業佈局也在發生快速變化,在把煤炭基地成功變為原料基地的同時,形成了煤—電、煤—化工、煤—鋼鐵、煤—礦產四條新的產業鏈。
反觀平煤,數字是最能說明問題的:2004年,平煤集團生產原煤3069萬噸,銷售收入達到110億元,實現利稅18.2億元。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158.6億元,同比增長36.7億元,增長30.1%,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非煤產業的銷售收入65.3億元,占銷售收入的41%。
2004年以來,平煤集團積極進行低成本擴張和併購重組。2004年10月29日,武鋼集團與平煤集團在鄭州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武鋼集團並出資6億元入股平煤集團,兩家特大型國有企業以資本為紐帶的戰略合作正式啟動。
通過一系列戰略合作,平煤集團成功引進資金20多億元,加速了煤、電、鋼一體化進程,使50%的電煤重點用戶和90%的焦煤重點用戶成為集團或子公司股東,固化了煤炭市場,增強了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