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9
科學時報記者 劉崢毅 馬曉嵐
「得動力者得天下」,用這句話形容中國重汽對發動機的態度再好不過。在第七屆中國國際內燃機展上能見到重汽總經理蔡東,足見重汽對旗下杭州發動機廠(以下簡稱「杭發」)以全新面貌首次亮相的重視。此次杭發帶來了年初剛剛下線、採用泵軌技術的歐Ⅲ重型發動機。
重新接管杭州發動機廠並為其「輸血」,在短期內漸有起色;重汽品牌發動機在導入階段就得到用戶認可,實現了重汽發動機的平穩過渡,這樣一氣呵成的速度和成效廣受業界肯定。蔡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的篤定語氣,似乎在告訴人們:重汽傳遞給人們更多的是穩定、踏實、信賴。
重汽牌發動機是核心競爭力
蔡東說,「中國重汽作為行業的主要表演者之一,要有按照自己思路發展的發動機企業;重汽自己做發動機,能按照自己的意圖去操作。」在重汽的發展戰略裡,發動機是為整車贏得市場競爭的核心部件。獨立發動機廠想適應所有整車企業,這無疑與重汽依賴動力「獨家」競爭的思路背道而馳。
僅用了半年時間,現在重汽重卡配裝的所有發動機都出自中國重汽品牌。對去年年底最為人們關注的產能問題,重汽也已作妥善安排。重汽分佈在杭州和濟南的兩個發動機廠,綜合產能在7000台左右。而3月份重汽共銷售了6800台車,4月份計劃做到7000台。蔡東坦言,「我們現在的產能和實際卡車訂單還有一點小差距,但基本能滿足要求」。
重汽是國內卡車企業率先對用戶實行「點菜」式個性訂單生產的企業,但唯有對發動機例外。「我們不會在橫向產品鏈上對同一車型配裝多款雷同的發動機給用戶選擇。我們在重汽卡車上配裝我們自己的重汽牌發動機,滿足用戶對品質、可靠性的需求。這是重汽主推的核心競爭力。」蔡東強調。
重汽把精益生產落實到個性化訂單和行動上。除統一發動機外,其他的如車輛功能、使用要求、車輛配置等都按需定制。其生產線上每天走二三百台車,所有線上的車型都不雷同;重汽通過一套周密的管理系統及時把不同訂單要求配送到裝配線,把一個個批量生產變為一個個訂單生產,這在國內是領先的。
但重汽並非不和別人合作。在重汽重卡覆蓋的主功率段範圍內,我們裝自己的發動機;但在縱向的產品鏈上,比如我們會裝日野發動機,通過高附加值產品滿足高端市場需求。」蔡東認為,這樣可以集中精力將產品做到位。否則發動機一換,很多圍繞發動機的工作如進氣、排氣、油耗等等都要改變,最後可能導致售後備件都存在問題。
重汽對核心動力自主發展的理念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它對發動機的切換結果比人們預期的更好,不僅銷售沒受多大影響,反而還在上升,今年一季度重汽重卡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9%。而重汽動力更換最直接的是帶動了杭發的銷量,重汽杭發廠廠長李克寬說,杭發今年一季度共產銷發動機1.26萬台,是去年全年銷售量的60%強,主要經濟指標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了翻番增長。
重汽主打高技術高品質理念
重汽發動機能得到肯定,同樣在於重汽在國家車用排放標準日益嚴格的風口浪尖非常及時地推出了歐Ⅲ機型,這是迅速提升產能外的又一技術提升。但蔡東對此有自己的理解,「排放僅僅是單一要求。發動機有很多要求,包括可靠性、噪聲、油耗等等,重汽發動機決不等同於僅僅是一個滿足高排放標準的概念。」
蔡東的言下之意,在於重汽牌發動機打造的是一個高技術、高品質動力,滿足排放法規只是其中之一。重汽杭發動力嫁接於在發動機研發上具備高技術水準的斯太爾平台,具有良好的技術和品質銜接性。受益於當年斯太爾項目的整體引進,重汽技術中心在設備、實驗條件、技術手段等方面都建設良好,並且這幾年一直在完善和改進。對於重汽發動機的投入建設,蔡東非常自信地表示,「重汽發動機每年都將有新變化,並且在變化中我們的技術、品質、成本、價格都是極具競爭力的」。
這次展出的歐Ⅲ發動機,是重汽杭發在最成熟的斯太爾WD615平台上升級推出的,前後累計投入一個多億,採用單體泵加電控共軌的「泵軌」技術。該系統已通過一千小時可靠性試驗、國外專業機構的排放檢測性試驗以及寒區、高原的整車標定,預計今年9月可以實現批量生產,年底將達到20000台生產規模,明年上半年達到40000台產能。
對於歐Ⅲ產能的急劇擴充,李克寬說,歐Ⅲ機從設計時就考慮到與歐Ⅱ機很好的工藝延續,產品的工藝平台基本延續了歐Ⅱ成熟零件的結構,80%的零部件能和歐Ⅱ部件完全通用。這種升級對於生產能力的提升以及售後服務的方便都有好處;同時在歐Ⅲ設計時,就預留了歐Ⅳ的升級通道,排放進一步往歐Ⅳ發展沒有難題。此外,歐Ⅲ平台這種工藝的延續性、零部件的互換性在成本上也具有比較優勢,重汽集團將其視為市場上一款極具競爭力的產品。
李克寬表示,重汽杭發每年投入五六千萬元用於產品研發,隨著市場不斷發展壯大,預計今後用於研發的費用還會增加,以適應工廠發展、產能提升以及新品研發的需要。杭發今年的銷售收入預計為18億元。
在把杭發納入重汽集團整體運行體系範圍內,實行品牌統一後,對於杭發的外圍市場,蔡東表示,「我們將共同研究具體針對哪塊市場,要避免給集團公司本身構成威脅或引起衝突;杭發的主要工作還是支持重汽集團的卡車業務做強做大,這是基本目的」。
重汽的牽引車銷量多年一直保持行業第一的業績;自前年開始進入水泥攪拌車底盤行業,經過去年一年的發展,重汽基本壟斷了水泥攪拌車底盤市場,不僅逐漸取代進口,現在每月更以近1000台的銷量穩居行業第一的位置。隨著高速公路里程的延長,長途運輸基本以半掛車為主導,重汽的方向是集中精力抓主業,使企業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蔡東透露說,重汽今年將推出屬於重汽品牌的歐Ⅲ重卡,並最遲在八九月份結束所有批量生產的準備工作。
在重卡行業整體艱難的局勢以及企業發展不可預見的危機下還能得到發展和增長,蔡東將其歸功於「重汽一直有創新觀念,並且有很高的熱情和專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