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不能不说到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模式。长期以来,依靠外来投资与国内廉价生产要素特别是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的结合,依靠对发达国家的巨额出口,中国维持了一个加工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所谓「制造中心」不过是加工出口的另外说法。这种模式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尤为显着。依靠这种模式,我们取得了经济的持续高速成长,出口规模巨大,国际收支大幅顺差,外汇储备水涨船高。同样依靠这种模式,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巨大人口压力下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应该说,这种发展道路是自然形成的,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经济合理性的。问题在于,当我们认识到这一道路的适用性,把它自觉地上升为一种战略选择和理论模式,特别是将其固化为既定方针并推向极致的时候,其对自然过程的扭曲、对市场作用的限制就显现出来,该模式的长期有效性也就值得怀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