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園內有著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他們有著不同的背景與經歷:有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有辭職的白領和公務員,他們有的帶著家人和朋友的鼓勵,有的確實在別人懷疑和不屑的眼光下來到這裡。他們雖然不曾流過北大人的血液,但是對北大卻有著同樣的熱愛和執著,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心願—考取北大研究生。平時,你很難從北大的學生中分辨出這些人來,他們同北大學生一起聽課、聽講座、在食堂吃飯、背著書包在教室裡上自習。他們的外表同北大學生沒什麼區別。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極為複雜。
來到北大備考的人基本都是放棄了就業機會和工作,除了要忍受考研過程中長期的孤獨、鬱悶及枯燥外,還要做好「即使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回報」的心理準備,因為北大競爭太激烈(每年報考20000餘人,只招生3000餘人)。這就是考北大和與普通高校的區別,因此,他們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壓力,有的時候,還會受到在校生的冷眼甚至蔑視。
雖然北大的研究生不好考,但是每年仍有許多懷揣著希望的學子踏上燕園這片沃土,來感受北大的天時地利。而北大附近的房源也很搶手,三角地的房屋信息更新得比股票還快,不論居住條件多麼簡陋,只要能住人,肯定租得出去。不知為什麼,來北大考研的人,總會讓人產生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壯。
很多人不理解,考研為何偏要考北大?
其實理由很多:或許是為了在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式下給自己增加砝碼;或者是為了以後更高發展作鋪墊,或則僅僅是為了能堂堂正正、名正言順地坐在北大教室裡聽課……
總之,這是一種人生的選擇,正所謂「我選擇 我喜歡」。
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目睹著,並經歷著這樣的人生過程。
我酷愛旅行,喜歡接觸不同的人,享受新鮮的事物,但是,現在,我必須按捺自己的個性,強迫自己在炎熱的暑假坐在教室的角落裡,往返於陰暗、潮濕的小屋,重複著吃飯—看書—睡覺這樣單調的生活,忍受著孤獨,日復一日。
複習也是枯燥的,整天面對著厚厚的教材,一大堆棘手的習題,更要面對一個不可預知的結果。有時是很煩躁的。每當學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會去足球場上發洩一下,或是坐在未名湖邊發呆。
以前聽說考研的人過得是豬狗不如的生活,就覺得說得有點玄。如今自己也體驗了,確實有些彷徨,可又有點興奮。
我迷戀北大,因為她博大的文化,因為她在世界的影響,因為她吸引了世界各界精英及名人來此演講。因為她有總也聽不完,聽不夠的講座。因為她有優秀、精幹的教師隊伍,因為她美麗、古樸的校園,更因為她在中國的獨一無二,在北大成長,生活是幸福的。
有時,午夜時坐在北大南門以外的城隍廟小吃部看書,聽著鄰桌的北大學子輕鬆地談論著人生的規劃,心中就會泛起一些羨慕,也夾雜著一絲傷感;但有時也會聽到他們抱怨因為玩了一個學期的遊戲,沒有看書,擔心考試掛科,這個時候,心中卻又蕩起另一番滋味。
總覺得自己如果不能融入北大,將是人生的一件憾事,因此,我選擇了考研,也選擇了這種「痛並快樂著」的生活方式。
誠然,誰也不能說考上北大,人生就是一片坦途,考研只不過是一種人生體驗,是一次向自己挑戰的機會。無論怎樣,這個過程都是人生中彌足可貴的。並且,我相信,在經歷了酷暑和寒冬之後,明年的春天會更美。
如果你愛一個人,那麼就勸他去北大考研,因為那裡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個人,那麼就勸他去北大考研,因為那裡是煉獄……
謹以此文獻給一直支持我的父母。並以此鼓勵自己及正在考研路上奮戰著的「戰友」:大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