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著恨著就不恨了
(轉載)
==
恨君不似江樓月。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作者: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這首詞是寫別情,上片指出他行蹤不定,在南北東西漂泊,在漂泊中經常在月下懷念他的妻子,因此感歎他的妻子不能象月亮那樣跟他在一起。下片寫他同妻子分離的時候多,難得團圓。這首詞的特色,是文人詞而富有民歌風味。民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不用典故,是白描。這首詞也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白描,很親切。民歌往往采取重復歌唱的形式,這首詞也一樣。不僅由於《采桑子》這個詞調的特點,象“南北東西”,“暫滿還虧”兩句是重復的;就是上下兩片,也有重復而稍加以變化的句子,如“恨君不似江樓月”與“恨君卻似江樓月”,只有一字之差,民歌中的復疊也往往是這樣的。還有,民歌也往往用比喻,這首詞的“江樓月”,正是比喻,這個比喻親切而貼切。
這個“江樓月”的比喻,在藝術上具有特色。錢鍾書先生講到“喻之二柄”,“喻之多邊”。所謂二柄,“同此事物,援為比喻,或以褒,或以貶,或示喜,或示惡,詞氣迥異”。象李白《志公畫贊》:“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超妙而不可即也”,猶雲“高山仰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是為“心服之贊詞”。黃庭堅《沁園春》:“鏡裡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是為心癢之恨詞”。同樣用月作比喻,一個是表示敬仰贊美,一個是表示怨恨,感情不同,稱為二柄。“比喻有兩柄而復具多邊。蓋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於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別,著眼因殊,指同而旨則異;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應多,守常處變。譬夫月,形圓而體明,圓若明之在月,猶《墨經》言堅若白之在石,‘不相外’而‘相盈’……。鏡喻於月,如庾信《詠鏡》:‘月生無有桂’,取明之相似,而亦可兼取圓之相似。……王禹偁《龍鳳茶》:‘圓似三秋皓月輪’,……僅取圓之相似,不及於明。月亦可喻目,洞矚明察之意,如蘇軾《吊李台卿》,‘看書眼如月’。”(《管錐編·周易正義·歸妹》)同用月做比喻,可以比圓,比明亮,比明察,這是比喻的多邊。
這首詞用“江樓月”作比,在上片裡贊美“江樓月”“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是到處漂泊,永不分離的贊詞。下片裡寫“江樓月”,“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是難得團圓的恨詞。同樣用“江樓月”作比,一贊一恨,是在一篇中用同一個比喻而具有二柄。還有,上片的“江樓月”,比“只有相隨無別離”,是永不分離;下片的“江樓月”,比“待得團圓是幾時”,是難得團圓。命意不同。同用一個比喻,在一首詞裡,所比不同,構成多邊。象這樣,同一個比喻,在一首詞裡,既有二柄,復具多邊,這是很難找的。因此,這首詞裡用的比喻,在修辭學上是非常突出的。這樣的比喻,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不是有意造作,用得又非常貼切,這是更為難能可貴的。作者經常在月下懷念妻子,所以產生上片的比喻;作者感歎與妻子難得團圓,所以產生下片的比喻。這些是作者獨具的感情,所以寫得那樣真實而獨具特色。
呂本中詞集
呂本中 (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壽州(今安徽壽縣)人。初授承務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為樞密院編修官。後遷職方員外郎。高宗紹興六年(1136),召賜進士出身,歷官中書捨人、權直學士院。因忤秦檜罷官。江西詩派著名詩人。其詩頗受黃庭堅、陳師道影響,又學李白、蘇軾,繼承和發展了江西詩派的風格,詩風明暢靈活。其詞以婉麗見長,也有悲慨時事、渴望收復中原故土的詞作。感情濃郁,語意深沉。代表詞作有《采桑子》、《蝶戀花》、《減字木蘭花》、《生查子》(一)等,其中《采桑子》描寫一女子的刻骨相思,從不同角度看同一個“西江月”,恨戀人“不似”和“卻似”,比喻巧妙,寫法新穎別致,又饒有民歌風味,令人回味無窮,堪稱妙手天成的上乘之作。詞《蝶戀花》結句中的“眉尖一點”的指代也十分新巧,值得一提。東萊著有《東萊詩集》、《紫微詩話》、《江西詩社宗派圖》。後人輯有《紫微詞》。
蝶戀花
巧語嬌鶯春未暮,楊柳風流,恰過池塘雨。
芳草滿庭花滿樹,無情胡蝶飛來去。
睡起小奩香一縷,玉篆回紋,等個人分付。
桃葉不言人不語,眉尖一點君知否。
減字木蘭花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
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
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
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去年。
生查子
雙雙小鳳斜,淡淡鴉兒穩。
一曲渭城歌,柳色饒春恨。
離觴洗別愁,酒盡愁難盡。
寶瑟雁縱橫,誰寄天涯信。
生查子
殘春霧雨余,小院黃昏後。
說道覓新詞,把酒來相就。
酴醾插髻雲,歲歲長如舊。
不是做詞遲,卻怕添伊瘦。
生查子
人分南浦春,酒把陽關盞。
衣帶自無情,頓為離人緩。
愁隨苦海深,恨逐前峰遠。
更聽斷腸猿,一似聞弦雁。
如夢令
海雁橋邊春苦,幾見落花飛絮。
重到柳行西,懶問畫樓何處。
凝佇,凝佇,十頃荷花風雨。
西江月
渺渺風吹月上,蒙蒙霧挾霜回。
百年心事老相催,人在夕陽落外。
有夢常嫌去遠,無書可恨來遲。
一杯濁酒兩篇詩,小檻黃花共醉。
西江月
酒罷悠揚醉興,茶烹喚起醒魂。
卻嫌仙劑點甘辛,沖破龍團氣韻。
金鼎清泉乍瀉,香沉微惜芳薰。
玉人歌斷恨輕分,歡意厭厭未盡。
采桑子
亂紅夭綠風吹盡,小市疏樓。
細雨輕鷗,總向離人恨裡收。
年年春好年年病,妾自西游。
水自東流,不似殘花一樣愁。
長相思
要相忘,不相忘,
玉樹郎君月艷娘,幾回曾斷腸。
欲下床,卻上床,
上得床來思舊鄉,北風吹夢長。
南歌子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
短籬殘菊一枝黃,
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
旅枕元無夢,寒更每自長。
只言江左好風光,
不道中原歸思、轉淒涼。
宣州行
小溪篷底湖風重。吹破凝酥動。
一枝斜映庾門深。
冷淡無言香泛、月華清。
已經輕瘦誰為共。魂繞徐熙◇。
恥同桃李困春容。
肯向毫端開發、兩雲中。
浪淘沙
柳色過疏籬,花又離披。
舊時心緒沒人知。
記得一年寒食下,獨自歸時。
歸後卻尋伊,月上嫌遲。
十分斟酒不推辭。
將為老來渾忘卻,因甚沾衣。
清平樂
柳塘新漲,艇子操雙槳。
閒倚曲樓成悵望,是處春愁一樣。
傍人幾點飛花,夕陽又送棲鴉。
試問畫樓西畔,暮雲恐近天涯。
清平樂
故人何處,同在江南路。
百種舊愁分不去,枉被落花留住。
舊愁百種誰知,除非是見伊時。
最是一春多病,等閒過了酴醾。
朝中措
病香無力傍欄干,風雨送春還。
一枕曉來清夢,無人說似西山。
匆匆笑語,時時邂逅,草草杯盤。
莫謂雜花時候,便忘梅蕊沖寒。
菩薩蠻
客愁不到西池路,殘春又逐花飛去。
今日傍池行,新荷昨夜生。
故人千慮繞,不道書來少。
去住隔關河,長亭風雨多。
菩薩蠻
高樓只在斜陽裡,春風淡蕩人聲喜。
攜客不嫌頻,使君如酒醇。
花光人不會,月色須君醉。
月色與花光,共成今夜長。
菩薩蠻
登樓一望南山雪,使君風味如新月。
月向雪前明,主人今夜情。
平生相與意,老病猶堪記。
對酒為君歡,酒杯嫌未寬。
虞美人
梅花自是於春懶,不是春來晚。
看伊開在眾花前,
便道與春無分、結因緣。
風前月下頻相就,笑我如伊瘦。
幾回沖雨過疏籬,
已見一番青子、綴殘枝。
虞美人
平生臭(xiu)味如君少,自是君難老。
似儂憔悴更誰知,
只道心情不似、少年時。
春風也到江南路,小檻花深處。
對人不是憶姚黃,
實是舊時風味、老難忘。
滿江紅
東裡先生,家何在、山陰溪曲。
對一川平野,數間茅屋。
昨夜岡頭新雨過,門前流水清如玉。
抱小橋、回合柳參天,搖新綠。
疏籬下,叢叢菊。虛簷外,蕭蕭竹。
歎古今得失,是非榮辱。
須信人生歸去好,世間萬事何時足。
問此春、春醞酒何如,今朝熟。
漁家傲
小院悠悠春未遠,牡丹昨夜開猶淺。
珍重使君簾盡卷。
風欲轉,綠陰掩映欄干晚。
記得舊時清夜短,洛陽芳訊時相伴。
一朵姚黃松髻滿。
情未展,新來衰病無人管。
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絕。
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記得舊時,探梅時節。
老來舊事無人說。
為誰沉醉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浣溪沙
暖日溫風破淺寒,短青無數簇幽欄。
三年春在病中看。
中酒心情渾似夢,探花時候不曾閒。
幾年芳信隔秦關。
浣溪沙
共飲昏昏到暮鴉,不須春日念京華。
邇來沉醉是生涯。
不是對君猶惜醉,只嫌春病卻憐他。
願為蜂采落殘花。
2008-04-01 00:54:58
來自: 抽根煙想想事·迷亂往昔
2008/04/05 02:46 2008/04/05 02:46
View Comments, Trackbacks
댓글을 달아 주세요
Testing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