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紫微排盤ABC
我們且不探究紫微斗數為何流傳這麼久是否有它的迷人之處及准度,也不探究它的發明者宋人陳希夷是如何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與觀察,寫出一堆至今都還沒人能破解的命理程序,我們就直接按照紫微斗數的排盤原理,將如何排出宮位及主星的導出公式,逐步演示給對紫微有興趣的讀者。
紫微斗數命盤很像一個方型的時鍾,劃分為十二格,象征時間的循環:一天有十二個時辰,一年有十二個月,每十二年就是一個地支等等,命盤固定格式見圖表一。
圖表一 紫微命盤固定格式
巳(6) 午(7) 未(8) 申(9)
辰(5) 酉(10)
卯(4) 戌(11)
寅(3) 丑(2) 子(1) 亥(12)
一張完整的命盤,包括有一百零八顆星,分布在十二個宮位之中。排命盤時,順序是先找出【命、身宮】,再求【五行局】,然後找出【紫微星】與【天府星】,完成了基本十四主星的宮位;再放入【七吉】、【六煞】、【四化】等甲級星,再依序排入其它輔星,就完成了命盤。
紫微公式會根據出生時間(陰歷的年、月、日、時),將每顆星星排入各個宮位裡。
年用來取【宮干】,再與命宮年支混合取出【局數】;
月與時用來取【命宮】、【身宮】;
日與局數配合定出【紫微星】的所在。
有了紫微星就能把紫微星系、天府星系等主星都找出。然後再把年、月、日、時系的星給填上,最後再加上四化。基本的命盤就完成了。
考慮到紫微排盤的巨冗繁雜,結合書中我對紫微現代應用的論述主要涉及十四顆主星即十四種人格原型,所以這裡只講述如何完成基本主星的排定。
第一步:確定出生的陰歷時間
紫微斗數用的歷法都是太陰歷(農歷),所以如果讀者只記得自己出生的公(陽)歷時間——年、月、日、時,就要通過“萬年歷”轉換成陰(農)歷時間形式。
比如:范例一陽歷1981年4月2日12時,轉換成陰歷就是辛酉年2月24日午時;范例二陽歷1978年 12月 8日11時30分,轉換成陰歷就是戊午年11月13日午時。
第二步:【順數生月,逆數生時】求出命宮,再依次排出其它十一宮位
宮位定法其實很簡單。在地支上的起點都由“寅”宮(命盤左下角位置)開始,【順數生月,逆數生時】定出命宮。
而十二宮排序是固定的,即以命宮為起點逆時針依次為兄弟宮、夫妻宮、子女宮、財帛宮、疾厄宮、遷移宮、交友宮、事業宮、田宅宮、福德宮、父母宮。
比如范例一是2月午時出生的:由寅宮當1開始算起,順時針數2月,是在卯宮。再將卯宮當成子時,逆時針數到午時,命宮位置就在酉宮。
以命宮為起點逆時針代入其它11宮,即為十二宮的宮位(見圖表二)。
圖表二 2月午時出生的十二宮定位
財帛宮巳 子女宮午 夫妻宮未 兄弟宮申
疾厄宮辰 命宮酉
遷移宮卯 父母宮戌
交友宮寅 事業宮丑 田宅宮子 福德宮亥
為方便起見,這裡給出“命宮對照表”和“時辰對照表”(見圖表三、圖表四),讀者可以直接查出命宮的宮位。
圖表三 命宮對照表
圖表四 時辰對照表
(因為現在用的是西式的計時法,所以不得不把子時給切成兩段,就產生早子、晚子之分。排盤時都稱為子時。晚子時要算成第二天的子時。)
第三步:【五虎遁訣求宮干】
為了方便起見,這裡給出“求宮干表”(見圖表五),讀者可以直接查出宮干。
圖表五 求宮干表
“求宮干表”又叫【五虎遁】訣,是因為天干被分為五組;又從寅宮開始取各宮天干,而寅代表的生肖就是老虎。
由於地支有12個,天干有10個。所以一定會重復開頭的2個。即子宮的天干與寅宮的天干一樣;丑宮的天干與卯宮的天干一樣。(見表中黑體字部分)
比如范例一是辛酉年出生,即天干為辛年,由辛年取出的寅干為庚,所以就依“宮干表”依序填入,即完成各宮干(見圖表六)。
圖表六 辛酉年出生的各宮宮干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壬辰 丁酉
辛卯 戊戌
庚寅 辛丑 庚子 巳亥
2008/04/05 02:46 2008/04/05 02:46
View Comments, Trackbacks
댓글을 달아 주세요
Testing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