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NOTICE TAG CLOUD GUESTBOOK
RSS
CATEGORY




1
Comments

6
ReadTimes


更多主題


簡體版

爆笑小笑話

2005-10-13 18:15:19 -  11
美妙的聯想
顧客:“吃了貴店的元宵,使我想起唐朝一位大詩人的名字。”
服務員:“真沒想到我店的元宵竟使你產生如此美妙的聯想,請問這位詩人是誰?”
顧客:“李(裡)白。”

喚醒觀眾
導演:“您以為這個劇本如何?作曲方面有些什麼設想?”
作曲:“劇情平淡,對話太多……”
導演:“老兄,就靠你音樂幫忙了,來點歡樂明快的樂曲!”
作曲:“重要的是最後必須是進行曲和女高音獨唱。”
導演:“為什麼?”
作曲:“不然,觀眾都睡著了,無法離場。”

戲劇的類別
“什麼叫悲劇?”
“喜劇沒人要看,便是悲劇。”
“什麼叫喜劇?”
“悲劇賣不出票,就是喜劇。”
“什麼叫鬧劇?”
“送票給人看,人家嚷著要退場,叫鬧劇。”
“什麼叫正劇?”
“演了幾場就壽終正寢的戲,叫正劇。”

掛招牌
小明在酒店裡當伙計。一天早上,他去掛招牌,一不小心,招牌跌成了兩半。店主人很生氣地說:“怎麼這樣粗心,該死!”小明卻不慌不忙地說:“主人,你快要開分店了,這是很好的預兆呀,恭喜你!”

包子的冷縮
顧客:“你們這1兩的包子怎麼這樣小?”
售貨員:“剛出鍋時挺大的。”
顧客:“現在怎麼小了呢?”
售貨員:“難道你不懂熱漲冷縮嗎?”

風味小吃
  顧客:“你在街頭賣食品,應該加一個防塵罩。”
  售貨員:“用不著,我賣都是風味鄉土小吃。”

  奉送小葷
  食客微微一笑:“我點菜時,好像沒有點過蒼蠅!”
  侍者很鎮靜:“但是,這不必另外加錢的。”

  最新鮮
  吃客:“為什麼這碗菜裡都是泥?”
  侍者:“這是最新鮮不過的菜,剛從泥裡拔出來呢。”

  口大
  女客:“你們的面包小得很.一口也吞得下去的。”
  店主:“這面包你一口吞得下麼?恐怕不是面包小。”


 新賓飯店
  “這家為什麼叫新賓飯店呢?”
  “因為在這吃飯的都是第一次。”
  “你敢這樣肯定嗎?”
  “敢,因為在這吃過飯的人就再也不來了!”

  包子的冷縮
  顧客:“你們這1兩的包子怎麼這樣小?”
  售貨員:“剛出鍋時挺大的。”
  顧客:“現在怎麼小了呢?”
  售貨員:“你不懂熱漲冷縮嗎?”

  稀粥
  “這粥怎麼這麼稀啊!一點味也沒有,還要2毛錢一碗,太坑人了。”
  “你不知道物以稀為貴嘛!2毛錢一大碗,還便宜了你呢。”


海裡新聞
  有一個人到市場上去買魚,他隨手從魚攤上拿起一條魚在鼻子上嗅了嗅,賣魚的人怕他聞出自己的魚不新鮮,就生氣他說:“先生,你不買魚沒關系,你聞什麼?”
  他回答說:“我沒聞,我是同魚談談話。”
  “你同魚談些什麼話?”
  “我問魚,海裡最近有什麼新聞沒有。”
  “魚怎麼回答你呢?”
  “魚回答我說,它不知道海裡的新聞,因為它出海時間很久了!”

  “蛻化學”研究
  在某飯館裡。
  一位顧客,端著一盤水餃,轉身離開售貨窗口,笑嘻嘻地說:“我是很喜歡吃餛飩的!”
  另一位顧客捧著一碗餛飩聲明:“我頂喜歡喝面葉(面片)啦!”
  顧客們聽了正在發愣,其中一位機敏的顧客,鄭重地解釋道:“他們都是對食品蛻化學很有研究的。”


防疫針
  顧客:“我點的菜,怎麼還不拿來?”
  侍者:“先生,請你再等一等,菜早已做好了。”
  顧客:“既已經做好,為什麼還要叫我等呢?”
  侍者:“因為菜裡有幾個蒼蠅,等你打了防疫針後吃。”

  已經鑒定過了
  顧客:“你們的食品怎麼變質了?”
  店主:“怎麼會呢?防疫站已經鑒定過了。您不信可打電話去問防疫站。”
  顧客:“喂,防疫站嗎?利來小酒店的肉有味了,他們還在賣。”
  防疫站:“我們昨天剛鑒定過,親口品嘗的,色、香、味俱佳,大概是您感冒了吧!”

    溜肉片
  一個顧客指著剛買的菜歎息道:“唉,這溜肉怎麼才這麼幾片肉?”
  另一位顧客接茬道:“肉要是不會溜,能叫溜肉片嗎?”

  掛招牌
  包笑做的事情很滑稽,得到滑稽先生的綽號。他是在酒店裡當伙計的。
  一天早上,他去掛招牌,一不小心,招牌跌得成兩半,主人很生氣地說:“怎麼這樣粗心,該死!”
  滑稽先生卻不慌不忙地說:“主人:你快要開分店了,這是很好的預兆呀!恭喜你!”主人就笑起來了。


 討秘訣
  一個人來到炸油條攤上對主人說:“呀!炸油條,一天要用多少油!?”
  主人說:“哪有炸油條不用油的。”
  “真浪費,怪可惜。”
  “可惜,也要炸,不用油,怎能炸油條?”
  “我家祖宗幾代都是賣油條的,從來不用油炸。”
  主人想得到他的秘訣,忙請他吃飯,殷勤地招待他。酒足飯飯之後,他低聲地對主人說:“我家幾代人賣油條,都是販來賣的,所以不用油炸。”
  主人一聽,傻眼了。

  買黃油
  一個小男孩走進一家雜貨店,對雜貨商說:“買一斤黃油。媽媽說,要妥蛺炻虻幕跬耆?謊?!?
  “啊,”雜貨商高興地說,“你媽媽對我出售的黃油還真賞識,真是太好了!”
  “是的,”小男孩說:“媽媽說,這種黃油可以使那些愛來我家混飯吃的人以後不再登門哩。”

  正夠火侯
  售貨員:“你怎麼把炊具搬到櫃台上來了?”
  廚師:“我看你的火氣炒菜正夠火侯!”

  失蹤的金雞
  一位顧客到一家大酒家吃飯,買了一盤價格4元5角的“金雞炸竹筍”,可盤子裡連一小塊雞皮也沒看見。顧客很掃興地端著菜走到經理跟前說:“同志,請借一只放大鏡。”
  “做什麼用?”經理不解地問。
  顧客回答說:“我要在竹林裡尋找那只失蹤的金雞。”

  不用消毒
  顧客:“你們這餐具是不是總也不消毒?”
  店員:“從來沒裝過毒品,消的什麼毒!”

  “莊王”設宴
  “聽說你們家開的飯店昨天開市大吉,開了幾桌呀?”
  “就開一桌。”
  “一桌也能賺它五十六十吧?”
  “賺?我賠進100多元!”
  “豈有此理,怎麼會賠進去呢?”
  “你不知道,我這是楚莊王設宴,請的是五霸呀!”

  包子裡的人
  一個人在飯店裡吃包子,他吃著吃著,忽然喊道:“哎呀,這包子裡有人!”
  顧客們一聽,都圍攏來看稀奇,服務員很生氣,說:“你怕是瘋了吧!包子裡哪來的人?”
  那人說:“你說包子裡沒人,怎麼餡子裡有人的頭發呢?”

  美妙的聯想
  顧客:“吃了貴店的元宵,使我想起唐朝一位大詩人的名字。”
  服務員:“真沒想到我店的元宵竟使你產生如此美妙的聯想,請問這位詩人是誰?”
  顧客:“李(裡)白。”


“衛生”的廚房
  餐後,一位顧客把飯店老板叫過來。
  “先生,祝賀您,您這兒的廚房很講衛生啊!”
  “多謝,先生……我盡力而為。但是,我請教,您不曾參觀過我的廚房,怎麼好誇這裡很衛生呢?”
  “哦,很簡單,我剛在這兒吃的一切都有肥皂味。”

  證據
  婦人:“這蝦,新鮮不新鮮?”
  賣魚老頭:“新鮮的!你看,不是活著麼?”
  婦人:“但是你也活著!”

  包子皮厚
  顧客:“老板,你們這附近有鑽井隊嗎?”
  老板:“你問這個干啥?”
  顧客:“想鑽鑽,看包子餡在什麼地方。”

  買肉
  顧客:“我買9兩肉。”
  小販:“9兩肉不好算賬,您干脆割一斤吧。”
  顧客:“其實一樣的,我每次要一斤,你也只給我9兩。”

  變味嘴巴
  一個賣辣椒的小販見一個湖南口音的人走過來,忙大叫道:“要買辣椒的趕快來,不辣不要錢!”
  湖南客人買了一斤走了。這時一個上海人來買,小販又喊了起來:“我這辣椒,一點不辣,還帶甜味。”
  上海客人正要買,忽見湖南人回來說:你這辣椒是甜的,我不要。”小販辯道:“這辣椒是變味辣椒,愛辣的吃了辣,喜甜的吃了甜。”
  一位過路的廣東人聽了,笑著說:“辣椒我不要,我要買你的變味嘴巴行麼?!”
  街上一陣哄笑。

  賣藥人與藥
  一個跛子在集市上高聲叫賣:“來買藥呀!我這裡有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
  一位男子上前問道:“你的藥真治百病嗎?”
  賣藥人連忙答道:“那還用說,藥到病除,請君一試。”
  男子間:“跛足病能治嗎?”
  “能治。”
  “那你為什麼不用你的藥來治你的跛足呢?”


修電視
  在電視修理部。
  “先生,請原諒,您的電視機今天已經來不及修理了。”
  “那我今天晚上怎麼辦呢?”
  “給您兩片安眠藥吧!”

  好收音機
  您曾經對我說過,用這台收音機我可以收到所有的電台。”一個人在電器商店抱怨地說。
“怎麼?您收聽不到?”
  “收到了,可總是同時收到。”

  一舉兩得
  顧客:“這收音機你們這已修了兩次了,怎麼還是老串台,您聽。”
  修理員:“這有什麼不好,既是音樂,又是朗誦,一舉兩得,你就當配樂散文吧!”

  外行
  顧客:“這電視機修理後,畫面怎麼總搖晃?”
  修理人員:“那你就外行了,那是在地震時拍的片子。”

  買磁帶
  在音象帶門市部。
  “您能肯定這盤磁帶是帕瓦羅蒂演唱的嗎?但是,要知道,他根本不會德語啊!”
  “是的,這我知道,但這是譯制的。”

  搭配
  “伯伯,我要買一本《兒童時代》。”
  “買它要搭一本別的書。”
  “搭配的是什麼書呀?”
  “一本《老年天地》。”

  容易學
  顧客:“請問,琵琶好學嗎?我想買一把。”
  營業員:“好學,最簡單了,你一彈就響。買一把去吧!”

  相機行事
  兒子:“爸爸,有個顧客問我們賣的襯衫縮不縮水?”
  父親:“他挑的那件襯衫合身嗎?”
  兒子:“不,大了點。”
  父親:“那你告訴他,襯衫縮水。”


寬緊帶
  甲:“這帶恐怕大寬!”
  店員:“不,穿上去就緊了。”
  乙:“這帶,大緊吧?”
  店員:“穿穿就寬了。”

  為何臉腫
  甲看到一個商販鼻青臉腫,挑著擔子快快走過,就問乙是怎麼回事。
  乙說:“這是個賣桃的。他曾向顧客發誓說:“我賣的桃品種名貴,個頂個的甜。要是不甜,你們往我臉上扔。”

  屬於肉類
  “8種副食品調價,怎麼我去洗澡也漲了價呢?”
  “你屬於肉類。”

  10分鍾與30年
  在收款處的窗口。
  交款人按捺不住地說:“我在你們的窗口已經站了10分鍾了。”
  收款人慢條斯理地答:“我坐在窗口後面已經30年了。”

  無神論者
  顧客:“小姐,你這牆上貼著:顧客就是上帝,但你服務態度不是這樣,豈不是言行不一嗎?”
  服務員:“那是經理貼的,我是無神論者,根本不信上帝。”

  微笑服務
  甲:“營業員胸前為什麼佩帶照片呢?”
  乙:“開展微笑服務啊!”
  甲:“這和佩帶照片有什麼關系?”
  乙:“你沒看那照片上的人都是微笑的嗎!”

  擇優錄取
  某商店招營業員,經理親自主考。
  經理:“如果顧客要買1公斤點心,應該給他多少克?”
  應聘者:“945克。”
  經理:“答得好,你被錄取了。”

  “養伙店”
  甲:“你什麼職業?”
  乙:“我開‘洋貨店”的。”
  甲:“為何不賣國貨?”
  乙:“我賣的並非外國貨,全是國貨,只因生意不好,不能賺錢,倒養幾個伙計,所以叫‘養伙店’。”

  一點之差
  有家副食店,每到周未,總要掛出一塊牌子,上寫:“周未盤點,停止營業一天。”周圍的居民對此極為不滿。
  一天,售貨員把這塊牌子往門外一掛,便幾個人一塊兒聊起大天兒。
  正在這時,猛然響起了敲門聲。售貨員們大怒,打開門,向門外的人大吼:
  “怎麼,沒看見牌子嗎,今天休息!”
  “休息?”敲門人也不甘示弱,“你看看你們掛的牌子。”
  售貨員向牌子一看,頓時愣住了。
  原來,不知誰在牌子上改了一個標點,布告成了這樣:“周未盤點停止,營業一天。”

  修改
  店主:“這是近來最流行的式樣,倘使不適,盡可以義務修改。”
  客:“對不起!請你把價目表修改一下罷!”

  萬裡香
  顧客:“怎麼!這香水一點也不香?”
  店員:“你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叫‘萬裡香,嗎?要隔開一萬裡才香呀1”

  救生圈妙用
  一游泳者:“貴廠生產的救生圈使我很快學會了游泳。”
  廠長:“多蒙誇獎。”
  游泳者:“不必謙虛。貴廠生產的救生圈一見水就撒氣,我只好拼命地游,結果很快學會了游泳。”

  可以退換
  某塑料廠推銷員,在一次全國性的訂貨會上,向各地來賓介紹:“本廠生產的印花薄膜雨披,經久耐用,式樣新穎。”說著,他拿出一件往身上一披,突然發現這件雨披肩上破裂,只見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繼續說:“大家看見沒有?像這種壞的,我們是可以退換的。”

  加付電費
  顧客:“怎麼,這個房間要20塊錢?房間條件太差,我夜裡睡不著覺。為了消磨時間,我不得不起來看書。”
  旅店老板:“啊,這樣你不得不付5角電費!”

  發型
  理發師:“你要理什麼樣的發型?”
  青年人:“要能最引人注目的發型。”
  理發師:“那好!我就給你剃個光頭。”

  開玩笑
  有一些男孩子,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大人,就去理發館刮臉。有一回,一個男孩子進了理發館,讓理發師給他刮臉。理發師請他坐下,給他臉上塗了肥皂便不管了,男孩等得不耐煩了,喊道:“喂,你干嗎一直讓我呆在這裡?”
  理發師回答說:“我在等你的胡子長出來。”

  找頭發剪
  顧客:“我理一次發,你竟收我5元錢,我頭上幾乎沒有頭發呀!收錢大多了。”
  理發師:“不多,不多,我收您的錢不是因為剪頭發,而是因為找頭發來剪,花了我不少時間啊!”


 懂得鴨語
  兒子拿著詩集問爸爸:“爸爸,為什麼‘春江水暖鴨先知’呢?”
  爸爸撓撓頭說:“可能是詩人懂得鴨語吧?”

  看頭知尾
  “聽說你看書能一目10行?”
  “何止一目10行,有的小說和劇本,看了開頭就能說出它的結尾。”

  稿酬不同
  “編輯,你說散文詩和詩歌有什麼不同呢?”
  “詩歌是按行付稿酬,散文詩是按字數付稿酬呀!”

  也有不吃的
  某作家與朋友對話。
  朋友:“文人的胃口真好,在你們的筆下什麼都能吃: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飲泣、飲恨、食言、啃書本、喝西北風、咬文、嚼字……還有什麼不吃的?”
  作家:“不吃軟、不吃硬、不吃眼前虧。”

  留到夏天
  編輯:“這部作品讀者看了肯定會表示冷淡的。”
  作者:“沒關系,你們就放在夏天發表吧!”

  看過了
  作者:“編輯同志,我上次送您審閱的文章,您是否看過了?”
  編輯:“看過了,不過,您應當把它寄到《讀者文摘》編輯部去。”

  妙法
  甲:“我寫的稿子每次都被編輯部退了回來,真沒有辦法。”
  乙:“你想你寫的稿子不被退回來嗎?”
  甲:“對!”
  乙:“那好,我告訴你一個妙法,再寫稿的tine,千萬別署地址。”

  問詩
  “您對詩很有研究?”
  “只精通罷了。”
  “有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當什麼講?”
  “就是君子喜歡踢球。”
  “那麼‘窈窕淑女,呢?”
  “他們球藝不好,一踢球盡輸給女的。”

  一格一字
  一青年纏著某作家,要他介紹寫作的最佳方法。作家回答說:“請用方格槁紙,一格一字。”

  批評家與作家
  批評家:“你已經是第3次在作品裡作這樣的描寫了,難道你不知道‘第一個把女人比喻為花的人是天才,第三個是庸才,這一句名言嗎?”
  作家:“是的,您說得對,您已經第7次使用這句話了。”

  三歲識字
  女作家:“我真氣極了!好好寫成的稿子,被3歲的孩子撒破了。”
  友人:“唷!3歲已經認得字了麼?”

  決不再版
  不流行的作家:“我出的書,每第一版,必定自己留一冊。”
  客:“第2版就不希奇了。”

  留下伏筆
  “你寫的那個劇漏洞太多了。”
  “這是我故意留下的伏筆。”
  “哦?……”
  “是的,如果沒有這些伏筆,能讓你寫成那篇比原作還長的劇評麼?”

  出人意料
  一篇電影評論文章中寫道:
  “這部影片的結尾真是出入意外!它正好是大家一致認為不該結束的時候結束的。”

  懸念藝術
  某報上連載小說的未一段聳人聽聞地寫道:有個男人居然生下一條牛。
  在下期這篇連載小說寫這一段時,卻筆鋒一轉:原來這個人是女扮男裝,她生了一個男孩,小名叫牛牛。

  對待獎金和紀律
  兩個文學愛好者在一起談論。
  甲:你是怎樣運用現實主義手法和浪漫主義手法的呢?
  乙:這個嘛……爽直一點說吧,對獎金我多采用現實主義手法,對勞動紀律我一般采用浪漫主義手法。

  奧秘
  甲:“電影裡面,騎自行車的總是隨處一放,從來不上鎖,最近我才悟出點奧秘。”乙:“什麼奧秘?”
  甲:“大概是《偷自行車的人》還在意大利。”

  影評家與影迷
  影評家:“請你就看過的中外影片作一番比較,不同之處在哪?”
  影迷:“國產影片光明磊落,所發生的故事,前面都有暗示,像地震有前兆一樣;而國外影片呢,陰謀詭計多,愛搞‘突然襲擊’。”

  破案片的特點
  ——你知道破案片的特點嗎?
  ——曲折和驚險。
  ——只答對一半,應是曲折的愛情和驚險的武打。

  國情不同
  ——外國偵探片和國產偵探片最大的區別是,外國偵探片抓壞人,只出動一兩個人,而國產偵探片抓人一出動就是幾十人。
  ——國情不同嘛,中國人多,出動的人也就多。

  進化
  甲:“我發現達爾文的遺傳學並不靈。”
  乙:“怎見得?”
  甲:“你沒見電影裡的那些地主、資本家都很丑,而他們的小姐都非常美。”

  中國人的面孔
  甲:“中國人的面孔有啥特征?”
  乙:“好人都是英俊的,壞蛋都是丑八怪。”
  甲:“你怎麼知道?”
  乙:“電影裡告訴我的。”

  影壇恆星
  &#vrst;我發現一顆影壇恆星。”
  “什麼叫影壇恆星?”
  “幾乎每一部電影都不止一次出場。”
  “誰呀?”
  “大海。”

  特殊照顧
  甲:“聽說你們陶瓷廠獎金很多。”
  乙:“是的,因為近幾年常有人照顧我們的生意。”
  甲:“誰?”
  乙:“電影界的朋友唄!你沒看到,如今電影裡人物一動感情就愛摔碗。”

  驚險
  ——你知道驚險在電影中如何解釋嗎?
  ——我早研究過了,叫作“驚”在意料之中,“險”在情理之外。

  一次性藝術
  制片人:“請你給這部影片琢磨個片名,要觸目驚心,振聾發聵,使眾人一看片名,就非掏腰包不可。”
  文學家:“這部片子的內容……”
  制片人:“別管它!”
  文學家:“觀眾看後大喊上當怎麼辦?”
  制片人:“沒關系,電影是一次性藝術。”

  悲喜交集
  “你知道觀眾對我最近導演的新片有何評價?”
  “放映你這部大作時,電影院裡真是悲喜交集!”
  “沒想到這樣動人。”
  “是啊!只要影片中的女主角痛哭流涕,觀眾就笑得前仰後台。”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爸爸:“你知道海水為什麼是鹹的嗎?”
  兒子:“知道。”
  爸爸:“你說說看。”
  兒子:“因為演員阿姨總愛到海邊哭。”


死亡鏡頭
  “喂!這裡是電影制片廠嗎?對不起,我們送一個快要死的人給你們好嗎?”
  “你們瘋了嗎?”
  “不!我們常在電影裡看到快要死的人還能長篇大論地講話,甚至還能勝過健康人那樣去完成任務,大概你們有一種秘方,能使人起死回生。”

  動物本能
  甲:“在銀幕和熒屏上,談戀愛為什麼都是跑呀追呀的?”
  乙:“那是導演從《動物世界》裡學來的,是一般動物的本能。”

  貶編劇
  編劇:“你看完這部電視劇有何感想?”
  觀眾:“太激動了!”
  編劇:“過獎了!”
  觀眾:“看過此劇真是備受鼓舞,相信我也能編它幾十部電視劇。”

  真實感
  演員:“導演,請你給我一杯真的白蘭地,沒有真的酒,我很難演出逼真的感情來。”
  導演:“那好,不過明天那場戲,是喝‘敵敵畏’,那麼也要為你准備‘敵敵畏’嗎?”

  角色
  男演員:“你排演這個角色時,為什麼一點不悲痛?”
  女演員:“因為我已經是第7次演癌症患者了。”

  開幕太早
  鄉下老太婆,看了歌舞團開幕,就驚叫起來:“女孩子們還沒穿衣服,已經開幕了。”

  很名貴
  觀客:“這怎麼是小人國的矮人?不小了,身體有5尺多高。”
  劇場經理:“所以很名貴!這是世界上最高的矮人!”

  不能讓祖先老落後
  ——真怪,700多年前的《馬可·波羅》裡,大夫們用的銀針竟與我們今天用的一模一樣。
  ——看了《神醫扁鵲》你會更奇怪的,2000多年前的扁鵲用的也是這樣的銀針,不過——我倒想得通。——哦?為什麼?
  ——時代變了,也不能讓咱們的祖先老落後啊!

  下工夫
  “你導演的雖然是個電視小品,下的工夫可真大。”
  “從哪裡看出的?”
  “7分鍾的電視片,攝制人員的名單就演了3分鍾。”

  此句只應唐代有
  甲:電機連續劇《烷紗女的傳說》中,西施彈奏的《思鄉曲》好動人啊,連吳王夫差聽後都贊歎說:“此曲只應天上有。”
  乙:這句話好像是杜甫的詩句。
  甲,管他呢,也許是吳王夫差讀過杜甫的詩。

  隨機應變
  在《草船借箭》中扮演周瑜的演員有意作弄那位扮演諸葛亮的演員,看這位亮兄是否能隨機應變。當“諸葛亮”按戲丈程序向“周瑜”說:“都督軍務繁忙,亮不打攪了,就此告辭。”說罷,搖著羽扇欲走。“周瑜”一把拉住“諸葛亮”:“先生慢走”,然後向前上方一指:“你瞧天邊有一朵黑雲,不知有何凶吉,請先生指教!”
  因戲文裡沒有這句台詞,這一問,把扮演諸葛亮的演員問愣了,連搖著的羽毛扇也停住了。他再一看“周瑜”臉色,知道是惡作劇,不由得支吾道:“這個麼……“但他猛地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於是從容地搖著羽扇答道:“都督,此乃天機,不可洩露,你附耳過來。”“周瑜”只得走近“諸葛亮”,把耳朵湊過去。“諸葛亮”停住了搖羽毛扇,對著“周喻”的耳朵低聲罵道:“你這該死的狗雜種,誰讓你在台上胡鬧,我把你……”
  “周瑜”被罵得滿臉通紅,但他還是面向台上觀眾說:“先生高見,真乃當世奇才。”

  河水全冰凍啦
  某劇團的一個節目時,按劇情需要,主角必須跳進一條河中。每次當他跳下去那一會兒,負責音響效果的姑娘,就得用一盆水弄水花四濺的聲音。
  可是,有一次晚上演出,這位姑娘卻忘了這碴兒,結果主角“咚”的—聲跳下來,卻沒聽見水響。好一會,場子裡靜極了,一點聲音也沒有。
  最後,才聽見主角從幕側發出一聲呻吟:“哎喲,我的天!河水全冰凍啦!”

  特權
  觀眾甲:“台上的唐太宗怎麼戴著手表!”
  觀眾乙:“人家是皇上,弄塊表還不容易!”

  歡欣的結局
  甲:“聽說你昨天去看話劇了。那個劇是歡欣的結局嗎?”
  乙:“是的,每個觀眾都為它能及早演完而高興。”

  想象力非凡
  導演:“請您談談對我拍這部新片的觀後感。”
  觀眾:“我邊看邊浮想聯翩……”
  導演:“藝術是激發人們的想象力,你想什麼?”
  觀眾:“我似乎看到一個壯漢在剝洋妞兒的西裝,叫她換上中山裝,改名換姓……”
  導演:“這是活剝洋人嘛!”
  觀眾:“你的想象力真是非凡的驚人啊!”

  那當然
  一位戲劇評論家,對導演說:“先生,你的戲大嘈雜了——槍聲大多。
  “是的,可它是一部軍事題材的戲劇。”導演反駁說。
  “那當然,可是槍聲會把觀眾吵醒的。”

  遲二十年
  老婦:“你們公司裡,要聘用一位女主角,我特來應征。”
  導演:“是的,但你來遲了。”
  老婦:“我剛看廣告,立刻趕來,怎麼說已經來遲?”
  導演:“你來遲了20年。”

  戲前謝幕
  我認識一個演員,他在戲沒有演出之前,就到台前來向觀念鞠躬謝幕。”
  “他為什麼這樣做呢”
  “以免戲演完了再去謝幕,台下就沒有觀眾了。”

  喚醒觀眾
  導演:“您以為這個劇本如何?作曲方面有些什麼設想?”
  作曲:“劇情平淡,對話太多……”
  導演:“老兄,就靠你音樂幫忙了,來點歡樂明快的樂曲!”
  作曲:“重要的是最後必須是進行曲和女高音獨唱。”
  導演:“為什麼?”
  作曲:“不然,觀眾都睡著了,無法離場。”

  戲劇的類別
  “什麼叫悲劇?”
  “喜劇沒人要看,便是悲劇。”
  “什麼叫喜劇?”
  “悲劇賣不出票,就是喜劇。”
  “什麼叫鬧劇?”
  “送票給人看,人家嚷著要退場,叫鬧劇。”
  “什麼叫正劇?”
  “演了幾場就壽終正寢的戲,叫正劇。”

  露一手
  “歌星唱歌的時候,為什麼一只手戴著手套,另一只手不戴手套呢?”
  “這才是真正的‘露一手’。”

  “失敗”的演唱
  女:“我的這次演唱完全失敗了。”
  男:“可別這麼說。你看觀眾不是興高采烈,全場一片掌聲嗎?”
  女:“我正為此而傷心呢。若是觀眾沉沉入睡,全場一片鼾聲,那該多好啊!”
  男:“天呀,你指的是哪首歌?”
  女:“《搖籃曲》唄!”


 魯智深再拔垂楊柳
  說書的說到“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一節時,說“你看那花和尚,將袖子一挽,身子朝下一躬,雙手像鐵鉗一樣鉗住了樹干。一運氣,‘呼’一聲,樹根帶著碾盤大的土塊,拔出離地面3尺高……”
  書場裡有個小孩聽了,瞪大眼晴問,“那花和尚的腳站在哪裡?”聽眾頓時哄堂大笑。
  說書人面紅耳赤,連忙朝大家拱拱手,說:“好好好!老魯反正有的是力氣,我讓他再拔一回!”

  畫像
  “畫家先生,您能為我畫一張很美的畫像嗎?”
  “當然,小姐,您一定會認不出您自己的。”

  想象力
  有一個技法十分差勁的畫家,還特別願意炫耀自己的作品,但就是沒有人奉承他。
  一天,他想了一個主意,指著一塊白布對人說:“這是一頭牛在吃草。”
  “草在哪兒呢?”那人問。
  “給牛吃光了。”
  “那牛在哪呢?”
  “你不會想象呀,”畫家說,“草吃光了,牛怎麼還會呆在這裡!”

  近年古畫
  甲:“這幅古畫,你上當了!這是還沒有滿50年的東西。”
  乙:“只要是真的,年代短些也不要緊。”

  指揮棍的作用
  佳佳跟著媽媽去聽音樂會。
  佳佳:“媽媽,站在樂隊前面的那個人,拿著一個小棍在干什麼呀?”
  媽媽:“乖孩子!你看見那些樂器了嗎?它們發出了各種不同的聲音,那個人就用小棍把它們攪勻了!”

  談論藝術
  某雜技團在演出。當到“高台定車”時,一觀眾對鄰座的觀眾說:
  “藝術是真實的,來不得半點虛假!”
  當看到“大劈活人”時,鄰座的觀眾問:“這也算藝術嗎?”

  謎語照片
  一張照片掛在美術展覽館的正門口。
  一位地質學家翻過來、倒過去看了半天,說:“太平洋板塊漂移。”
  天文學家說:“宇宙大爆炸,星座錯位。”
  一個廚子說:“像我鋪子裡烤糊了的芝麻燒餅。”
  他老伴卻說:“那花紋倒像我的屁股墊。”
  過了兩天,謎底掛出來了:“放大10萬倍的‘香港小姐’的臉。”

2008/04/05 02:46 2008/04/05 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