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我也終於紅腫著眼睛走出了影院。這一切,當然要感謝馮小剛導演!其實不用我說,這幾年來大家也都知道,小剛是個好導演。他導的電影我們都愛看!
可是周末過去以後,我一直都尋找不到那種曾經在觀看其他影片時候的感覺。這種疑惑其實在電影散場,字幕滾動出“感謝張國立、**對此片的貢獻”的時候就已經很強烈了。身邊的蔬菜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和我說“中間過渡的太突然了”。我甚至在當時沒有理會她的這句話,我的心裡一直在念叨:好看、好看——可是到底哪裡不對勁呢?這是我第一次看《集結號》,我的感覺為什麼與當時第一次看《拯救大兵瑞恩》、第一次看《風語者》、第一次看《激情歲月》的時候感覺不一樣?是我的判斷出了什麼問題了嗎?
周日的早上,我又像往常的周末一樣,反常的早起,一大早翻看自己扔在床頭的書。猛然間,眼睛掃到一本《徹底的市場經濟是無恥的》。這是我早買好的一本書,是中信出版社出的一本合集,作者是趙曉。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的腦子裡一直回響的一句話就是“徹底的商業化是可恥的”——我終於找到了《集結後》放映完以後,可以描述我真實心情的話語。
趙曉書名《徹底的市場經濟是無恥的》,其實是他這本書第一篇文章的標題。“無恥”是趙曉的朋友用來形容深諳商業法則(80/20法則)的美國銀行對待不同客戶的“可惡嘴臉”。我借用他這句話作為自己觀影後的價值判斷,改“無恥”為“可恥”——我要的就是這種溫和而又完全個人的判斷。
是的,看電影其實是一件屬於“文化私生活”的事情,有什麼感受都是很私人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有的影評其實都是個人情緒的宣洩,看電影完全沒有必要看影評。
為什麼,看完《集結號》後,我一邊抹著熱淚感動,一邊大叫“徹底的商業化是可恥的”?看電影抹熱淚很好理解——我是個容易被感動的人,看到感動的電影用哭表達很自然——這和小波說的“草長馬發情”是一個道理。但是感動並不等於打動,打動也不等於震撼。可是話又說回來了,電影也不一定非要拍的震撼人,好看才是硬道理——這一點小剛做到了,所以我喜歡。
犯賤的是,上周五晚上我因為第二天要看《集結號》激動的徹夜難眠——當然每個周五的晚上我都這樣。就在徹夜難眠的當口,我上百度搜了一下被媒體一直報道的《集結號》首映禮——現代媒體真是太TMD的方便了,我沒花門票也看到了氣勢宏大的首映禮整個過程(當然影片本身除外)。厄運也由此開始。
問題就出在這個首映禮上——作為電影商業化的一個標准產物,首映禮實際上是電影產業裡最可恥的商業秀。說起來,小剛導演也許有點冤枉,我對首映禮的厭惡其實從張藝謀的幾部所謂大片上演時就開始積蓄了。只是這一次看完《集結號》以後終於找到了爆發點。記得好像是《黃金甲》上演的時候,比網絡上的“滿城盡是大波妹”更惡搞的就是這個首映禮。作為電影上演整個商業化運作的一個環節,首映禮簡直是一個通過阿諛奉承、扭曲神話等多種手段將導演、演員、電影異化的超級秀。看著張藝謀被這些可惡的首映禮推動著越來越遠離《紅高粱》、《我的父親母親》時候的感動、震撼,越來越遠離《有話好好說》帶來的驚喜,一步步被推上虛妄的“神壇”,又一部部推出讓人不忍卒“讀”的所謂“大片”,真不知道他自己怎麼想的——都被折騰的沒個人樣了。借用幾年前企業界流行的資本與職業經理人互相博弈的矛盾話題的邏輯,也許在徹底商業化的電影領域,導演與投資方(票房)間的博弈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可惜的是當導演胸懷大志的時候,資本方粗暴惡俗的“可恥”運作,已經完全扼殺了這些偉大的創意。
是的,電影需要環境。我不知道為什麼每個導演、每個電影都急於給自己套上一個神話的標簽——大師、大片。為什麼個商業電影也都急於將自己包裝成這樣一部無所不能,占盡虛榮的形象。
《讀庫》的老六,有一篇博客叫《劇透》(http://pigu6.yculblog.com/post.1731739.html),說的是在看電影的時候,有人事先將故事結局說了出來,這個時候對觀影人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我想“電影首映禮”這種商業秀,起到的作用和劇透很相像——過分渲染影片情節、過分渲染影片效果,將觀眾的胃口吊到一個無法抵達的高度——目的只有一個,讓觀眾在無法滿足預設的期望後失望,就像我!
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一個比較刺激我的,是周五無意中轉換到的一個電視節目:一個主持人介紹說某一運動員將可能獲得08奧運首金。我很反感這樣,體育、電影都是娛樂項目,娛樂項目引人入勝的一點就是節奏感以及不可預測性。要是結果和感受都告訴我了,我看個什麼?沒看《集結號》前,首映禮已經告訴我了,我會哭。電影中真哭過了又覺得沒意思,哭的時候我一方面被感動,一方面在想這TMD有人說過要哭的。我哭個哪門子啊?
以前聽過一個小動物過河的笑話,說幾只動物過河,只有一條船,船上的動物必須有一些跳船,這樣船才可以安穩行駛,否則會下沉。在船下沉前,船上的動物協商,讓每個動物都講笑話,笑話講好以後,只要有一個動物不笑,講笑話的動物就跳船自殺。第一個講笑話的動物是小猴子,猴子很機靈,講的笑話真好笑,船上的動物除了小豬都笑的肚皮疼。可是小豬一點反應都沒有。猴子很無奈,撲通跳河了。後來,小鹿講了個冷笑話,除了小豬沒有動物笑。只見小豬一邊笑一邊摸著肚子說“哈哈,小猴子的笑話真好笑。”
我就是笑話中的那個小豬,以前看到這種電影首映禮,我就一直憋著,可是由於反射弧太長,直到這次《集結號》觀影結束後,原來被商業秀忽悠起來的期望,沒有獲得完全的滿足,才反應過來。
댓글을 달아 주세요
Testing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