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3
(2003-05-30 07:54:48)
铁东区二道街以东,五一路以南,文化街以北,为鞍山的商业,文化中心,俗称站前"井"字街
历经数十年沧桑的鞍山站前"井"字街,见证了鞍山商业的过去和现在,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鞍山商人
2003年5月29日,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中澳合资溢大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站前商业区改造建设项目签字仪式的正式举行,标志着饱经风霜的鞍山站前"井"字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无数鞍山人难以忘怀站前"井"字街.虽然这里的建筑有些破败了,虽然这里的道路亟待改善,但占地3万余平方米的这块土地,仍是鞍山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每天络绎不绝的市民来到这里,逛商场,品小吃,看街景……热闹的店铺,闪烁的霓虹,川流不息的人群,给钢都带来了勃勃生机.
交通便捷:不仅西临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市内40条公交营运线路有80%在此设中转站或始发站.便利的交通带来了丰富的客流,潜移默化中促进了"井"字街的繁荣.
商场林立:这里分布着一百,国泰,新亚,天河,银座,四隆广场,地下街,钻石城,百盛等各种大型商场.
网点密布:人民银行,中行,工商行,农行,建行,交行,商行,中信实业,城市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也相继在此设立总部.此外,众多的餐饮服务网点也深深扎根于此,其中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饮食服务业,金融网点就有近15个.
参考数字:2000年,鞍山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75亿元,站前商业中心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45亿元,占总量的60%.这就是"井"字街的魅力.
为了进一步美化站前商业中心的周边环境,按照鞍山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2001年,我市相继完成了商业中心区西部火车站,站前广场和东部胜利广场的改造,整体拆迁了商业中心区北侧的八卦集贸市场,完成了商业中心区四周的居民住宅的改造.同时,结合建国路立交桥走廊建设工程,新建了横跨中长铁路的五一路立交桥,为站前商业中心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周围景色越来越美,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时,"井"字街便显得更加破败了.为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整个商业中心的经济水平,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站前商业中心改造建设项目定为2003年市政府重点工程.
按照市政府指示精神,市建委多方招商引资,采取各种形式吸引国内外投资商的青睐.然而,一年多来,虽然该项目先后吸引了广东,香港,澳门,北京等多家投资商的关注,并多次反覆协商,测算,但是皆因拆迁成本太高,未有结果.
去年年底,市建委与澳大利亚赛德公司,鞍山四隆集团开始了再一轮的磋商.经过半年的酝酿与努力,终于在5月29日这一天初现端倪: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中澳合资溢大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举行站前商业区改造建设项目投资合同签字仪式.
双方签下的,不仅仅是各自的名字,更签下了鞍山建设者的希望,签下了钢都百万市民的憧憬.
规划设计:占地面积32969平方米,其中设置三个广场———文化广场,五一广场和下沉广场.这三个广场面积分别为1678,2227和2308平方米.商业区的规划建筑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都在4层以上,建设周期为3年.
规划方案:商业中心区拟改造地块分为A,B,C,D,E地块.
1,商业中心区开发建设规划力求以人为本,造就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个性的二十一世纪都市商业中心区.规划在平面布局方面,是以三道街,四道街为分割界限,形成三个独立的功能区.三个功能区在竖向规划方面,通过地下层和二层平台有机联系在一起.规划结合点缀在其中的三个广场作为商务中心区的主放口方位,尤其是五一广场作为主放口,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能在空间尺度上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而且还能尽展商业街的主体形象.另外,在二道街,文化街也设置一些必要的入口.
2,在建筑与街道空间控制上,规划要符合人们步行其中的尺度要求,体现着浓厚的人情味.作为阳光步行街,三道街将严格按照国际上认同的尺度,即宽控制在16———20米左右,有玻璃棚9米,中心设有休息座椅,小品广告,电话亭,花坛,垃圾桶,装饰灯等.地面采取多种图案的硬质铺装,形成人情味与趣味性深厚的步行商业街空间.
3,规划保留原有"井"字街格局.规划成一明一暗的布局结构,老饮食一条街隐藏于建筑之中,通过内部庭园与周围联系.为了强化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之间联系,规划形成一条垂直于三条街道的带玻璃顶棚的商业步行街,中间还设有中央庭园.这样既能增加有效的临街面积,又激活了东部功能区,使各地块发展比较均衡.
"井"字街的历史正在被改写,一个新的,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在百万钢都市民期盼的目光中姗姗走来……
实习生张巍 记者金红 首席记者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