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業取名之道
公司行號命名的規則又與一般的商品命名不同。公司名稱既重「連續性」(像聲寶、新寶的連續性,像索尼、索格的連續性),也重「國際性」(是否可以通行無阻止於東、西半球),更重「發音性」和「簡單明瞭」、「企業形象提升」等諸多特性,比單純商品命名難度要更大一些。
1、移情別戀
新成立公司最好與舊公司能有連續性,好讓消費者產生「移情別戀」之心。如寶潔公司就有同一公司生產的多種洗髮及洗滌用品問世。「聲寶企業」與「新寶科技」也是移情之例。如果「愛之味」之後再出現個「海之味」的品牌或公司名,「康師傅」之後再來個「馬師傅」,企業形象將會在大眾腦海中更持續,因此很容易想!
2、升級換代
如果新商品名出現後不能將舊商品來個升級還是會很容易拖垮企業形象!即使您使用單打獨鬥型的名字。「XXX可樂」之後出現「XXX純淨水」即是一例。比較保守的公司通常會以母品牌帶動子品牌來確保升級成果。
3、異曲不能同工
像「英姿帶」、「背背佳」爭爭吵吵又過了許多時候還是沒個說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4、使名衝擊力
廣告人一天到晚說「衝擊力」,可惜,名字中帶有它的太少了,真正對顧客有衝擊力的公司仍是昨日黃花。
5、全球能行
有一家汽車取名「NOVA」後在西班牙上岸才發現NOVA在西班牙語中為「不會走的東西」。那時候,命名人員幾乎淚灑巴塞羅納。
6、沒有歧義
日本一家蛋糕公司好高興取了「LAPUTA」拉丁式名字。結果行銷葡萄牙時這個字卻變成「煙花女」,有誰敢拿賣肉為生的蛋糕。由此可見,同樣的命名在不同國情下,仍會產生天壤之別的效果。
7、天下一家
公司或企業命名要樹立全球意識,發音要符合外國人的發音習慣,像「KODAK」、「CANON」、「FUJI」的共通性都是「簡潔有力又帶韻律」。
8、中英一致
如果您不關心中文字的英文表達力,讓「大宏」變成「大公」,或「開元」變成「開涮」。那請不用再細讀命名的遊戲規則,以免眼睛「閃到」。缺少意境,商品很難和大眾結緣。
9、反映公司實力
說真的要做到這點很難,有時候連老闆對自己的文化特質都「搞不清爽」!
10、適合遠觀
正因為全球的戶外看板業愈來愈受歡迎,所以如果您的公司名無法從老遠的地方就讓開車人士或旅客辨識,那麼,廣告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11、適合書寫
在勉為其難情況下設計字形,其結果勢必讓人搖頭歎息。
12、不要「自相矛盾」
商品名與公司從事行業「不能自相矛盾」。如公司名是「海陸空進口公司」賣的卻是燒餅,如賣煙草的公司名卻變成「香格里拉」都是矛盾的、不當的!
目前,許多人在給孩子取名時都很煩心,因為重名的幾率越來越高。陝西西安市公安局戶籍管理部透露,僅西安市叫「王波」的人就達4000人,這個數字尚不包括音同字不同的情況。為此,一些專家學者呼籲,科學取名更為重要。在西安市的一所中學裡,在同一個班裡竟有4位同學叫「李娜
」,當老師提問時,只要叫
一聲李娜,4人都會站起來。面對如此尷尬,老師只好按年齡大小進行編號,或以「大」、「小」來進行區分。另外,公安機關在偵查破案中,為了核實一名嫌疑人的身份,不得不在浩如煙海的同姓名中查證。在銀行、郵政、電信、法律公證等公眾單位,經常會因同名同姓的困擾,給客戶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西北大學、陝師大等高校的專家學者表示,造成中國重名重姓增多的主要原因,一是由於中國漢族姓氏太少,同時人們在選取名字時,思路過於狹窄。據統計,中國有常用姓氏2000個左右,人們多選用美好字眼取名。受時代、習慣影響,人們在取名時,又多局限在400多個漢字內,因此,家長既想給孩子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又力圖避免重名,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目前,一些研究姓名的人士建議,由父母合姓再加雙名,或以父姓為主再加3名即四字人名取法。如此,3000多個常用漢字就可以組成二百多億個名字,同姓名的現象就可以大大避免。現在,已有不少父母打破常規,為自己的孩子選取了四字人名乃至五字人名。但由於人們取名時的傳統觀念以及風俗、習慣的影響,這種取名方法還很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