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風水大師陳帥佛取名
作者: 125.76.159.* 2006-9-17 08:02 回復此發言
--------------------------------------------------------------------------------
2 戲說陳帥佛取名
理性看待取名文化
近幾年取名業的迅猛發展使不少人趨之若鶩,有的對自己的名字整天疑神疑鬼,面對如此風潮,究竟應該怎樣看待呢?由於目前取名方法多宣稱來源於《易經》等中國古文化,記者就此走訪了西北大學文學院費秉勳教授,費教授對中國古代文化中一些特別的現象有著較深的研究,尤其在《易經》研究領域堪稱權威。費教授表示:「利用《易經》是可以為人取名,《易經》學說是中國歷史上經過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它本身可不可信、有沒有科學道理目前尚不能下定論。但是利用《易經》取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掌握的。」費教授說,據他瞭解,目前一些取名公司為人取名並不是有根有據,大部分不過是打著深奧學說的招牌,來達到騙人斂財的目的而已,他讀過一些人出的所謂姓名學說的書籍,他認為,寫書的人對中國古文化不一定瞭解。對於名字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之說,他更是予以批判,「這可以用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來說明,叫同樣名字的人,一個可以大富大貴,另一個卻可能是乞丐,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有很多。」
而利用筆畫取名的五格剖象法也經不起推敲,早在幾年前就有人撰文進行過批判。從以下簡單幾點,即可見其謬。五格剖象法使用繁體字筆畫劃定人生吉凶,同樣一個「華」字,繁體字有兩種寫法,筆劃有13和14兩種,「哲」有雙吉寫法,「坤」有兩「方」加一「土」寫法等,因此其測算的基礎—筆畫首先就確有不確定性。舉一例,身為皇帝的「朱元璋」按五格算法,總格數為30,而按五格說,30為無一吉祥者,居然當了皇帝,五格之謬可見一斑。
陝師大一位社會學專家認為,一個好名字最多是對人產生一個好的心理暗示作用,一個人的命運絕對不是一個名字就能決定和影響的。琅琅上口、易於記憶、健康向上的名字對一個人的社會交往有一定幫助,但不是決定因素,工作、學習要想成功,重要的還是自己努力,不是有一個好名字就可以安枕無憂了,這個道理只要認真想一想,大家就都能明白,人們不應該陷於起名的誤區,被一些起名公司的誇張宣傳所誤導。
西北大學一位語言學專家認為一個好名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不和名人重名、不易重名、創意新穎,真正體現通過名字區分人的作用,即名字的特有性;響亮上口,讀起來流暢好聽、諧音美好,即易讀性;易寫、易記錄,忌諱筆畫過於繁瑣,即易書寫性;內涵豐富,不粗不俗,即雅美性;不與含不祥意字同音,即吉祥性;名字應有很深的哲理性等。例如「茅盾」、「鄭成功」、「倪瀚星」、「成龍」、「成方圓」、「陸定一」等均稱得上好名。目前我國有十多億人口,而常用漢字只有幾千,人口是漢字的千萬倍,名字作為人的屬性,起著社會區別的重要作用,所以提倡對姓名的研究具有一定意義,但是借起名之機進行迷信宣傳則應堅決反對。
取名業應走健康發展之路
由於相關政策法規的缺乏,目前國內取名業魚龍混雜、參差不齊,許多只圖眼前利益的從業者利用人們的心理需求故弄玄虛、騙取錢財,這種局面非常不利於取名業的健康發展。中華取名網首席設計師高培琪認為,取名業如果正規運營,應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尤其是企業名稱、品牌的命名在市場經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良好的產品品牌對於企業發展、商品銷售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國外許多知名企業都曾不惜一擲千金來請策劃公司進行策劃取名,這才是取名公司真正的發展方向。而目前國內取名業卻大多誤入「歧途」,為迎合部分顧客的迷信心理,大搞玄虛之道。一位業內人士坦承,雖然他們也想走「正道兒」,但是如果不宣稱他們能夠根據一定學說測命運、求吉祥,就無法同別的公司競爭,他們也很無奈。在談到西安取名業時,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西安正規註冊的取名公司不多,大部分是無照經營,消費者利益得不到保障;許多從業人員文化、知識欠缺,服務質量跟不上;取名公司規模較小,個人名字設計多於企業品牌設計,沒有形成規模化企業;行業競爭不夠規範,不利於產業的良性發展。因此取名業要想一路走好,應從多方面進行,首先,國家應從法制、從業資格、職業道德等方面加強對取名業的管理,盡快出台相應的政策法規,督促取名業規範經營;其次,取名業應加強行業自律,自我規範,進行積極健康的市場競爭;另外,消費者也應樹立起健康的心理,正確看待取名文化,不能過於迷信名字對於命運的影響,最終引導取名業走上良性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