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古老而又神秘的陰陽五行學說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預測算命的方法,如:八字預測法、看相法、紫薇斗數法、鐵板神算法、奇門遁甲法、六壬法、太乙法、稱骨算命法等等。而在這眾多的預測方法中,在民間影響最大,預測面最廣的只有八字預測法、看相法、稱骨算命法,可以說這三中預測方法是我國古代算命的大宗之法。數千年來,它以其獨特而又神秘的魅力吸引著我們每一個人。中國人素有吃苦耐勞的傳統,從古至今,千千萬萬的華人辭妻別子,飄洋過海,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尋求發展。算命也隨著我們先輩們的足跡流傳到世界各地。可以說有華人存在的地方,就有算命這種神秘文化存在。八字論命是根據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分單向時間軸來推定人的一生的測算方法。稱骨算命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又稱孔明)根據易經和萬年曆推算所著的一個簡潔的算法。中華算命,源遠流長,流派繁多,一個派別的論著是洋洋灑灑幾十本,令我等凡夫俗子望而生畏。西方人稱為預測學的學科同此也類似,那是根據星座來推測的,共有十二種選擇,而星座的預測法也逐漸被國人所接受,並漫漫地融入國人的人生預測中。
姓名學淵源於我國古代諸多先賢的哲學思想,是我國的國粹。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蘇東坡說:「世間唯名實不可欺」。嚴復說:「一名之立,旬月踟躅」。諸先賢都道出了姓名對人的重要性。古代有名言:「有其名必有其實,名為實之賓也」。在《說》一書中,訓義「名」為「命」,「名自命也」。在古時,許多學者雖對姓名做過研究,可惜只是解其字義而未加以發展,更沒有與《易經》結合起來形成一門專門的學問。後來,各代學者雖有補充,詳加說明,然而始終沒有被世人重視,只是在民間流傳。至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日本學者雄崎健翁將姓名學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整理,並美名稱為「聖學」,實為中國姓名學。而研究此學的門生則給予「聖學生」的稱號。之後,此風傳入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韓國等地區,漸傳至我國東北遂成為今天之姓名學。
聯繫電話0831-3720376 聯繫人:郭老先生